“哇,掃二維碼選課,好新鮮啊!”近日,臨近高校學生選課時間,四川一高校教室內同學們紛紛舉起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選課,吸引了不少網友的注意。原來,這是四川農業大學大學物理B課程教師盧常芳教學班的實驗課獨特的選課方式,讓同學們掃描二維碼自主選擇實驗課時間。
盧常芳老師正為同學說明二維碼選課方式。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江琳娟 攝
記者看到,在掃描微信二維碼后,界面中會出現“大學物理實驗選課系統”的表格,有姓名、學號、專業班級、上課時間段選擇這四個填寫框。上課時間段分為兩輪,第一輪是3至8周,第二輪是9至14周,分別是周一至周六的相應時間。每次實驗課最多可容納22人,若選擇后顯示“人員已滿,請選其他時間”,則需學生另行選擇上課時間;如有變動學生可重新掃碼修改。
記者了解到,該校教務處不排實驗課,而是由任課老師和各班學習委員協商安排實驗課時間,并且每個時間段上課人數不得少于20人。但由于每位同學選修科目的不同,課表也不相同,通常學委協調統一時間需花費很大精力,同時也有同學課程安排緊湊,幾次三番協調不周造成很多麻煩。
盧常芳告訴記者,這學期她的教學班人數有350人,在課程的協調安排上確實不易。“而同學們通過掃描二維碼自主選課,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選課調節,發生課程沖突的概率就會降低,也節省了更多的時間和人力。”
圖為選課系統界面。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尹思潔 攝
據悉,這是該校教師首次使用二維碼選課模式,盧常芳也是本學期才開始試用。她專門去尋找編程人員向其說明了要求,編程人員將相關系統進行重新編譯,便得到了這個“大學物理實驗選課系統”。
在被問到為何會萌生這種想法時,盧常芳表示,她在2015年去其他學校學習調研時,看到學生在實驗課上通過電腦輸入各自的實驗數據結果,老師當場在網上進行批改,就想到可以借助網絡這個平臺省時省力,便有了選課排課用電腦系統進行處理的想法。
2017年,盧常芳便想把這個想法進行實踐。“因為我周圍沒有人用這種模式,所以我也擔心出現不好的結果。所幸這次試用還挺順利,雖然也會有小bug,但整體來說還不錯。”
盧常芳正在處理選課數據。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尹思潔 攝
上這門課的很多同學對這樣的選課方式感到新鮮又驚奇,該校2017級新生譚勇毫稱贊說:“我覺得這樣挺好的,方便又民主,我這學期有幾門實驗課,我自己選擇的話就不會和其他時間沖突了。”
更是有很多學生在考慮到這種選課方式的局限性時,幫老師出招。該校學生黃尊瑞想到可以開發一個小程序,避免不小心退出系統后需重新掃描二維碼進入的麻煩,還能把每節實驗課的內容,實驗所需的東西,以及注意事項發布在小程序里。學生蔡文迪則建議:“可以讓學生都了解這個選課途徑,規定學生在同一時間進行選課。”
在了解同學們的建議后,盧常芳表示,如果可行的話愿意采納,待選課方式成熟后,將這樣的模式進行推廣,讓學校其他實驗課也能享受到這樣的便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更高。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