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套課程是學校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方面的最新探索建構。
2月12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潤豐學校了解到,該校將在春季學期開學后,充分利用課后服務課程時間,借助學校九年一貫制優質骨干教師資源,為六年級研發專屬拔尖特色的貫通課程——“3+X+Y課程”,為孩子們做好小升初的銜接工作。據介紹,該套課程系該校中小學部協同,圍繞以AI課程、美健課程、戲劇課程、國學課程、雙語課程為核心的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的“五五”特色課程基礎研制,是該校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方面的最新探索建構。
北京市潤豐學校校長、北京市特級教師、北京市特級校長張義寶介紹,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蓖瑫r,朝陽區也提出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的目標,作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加強小初的貫通培養是該校的責任和使命,因此,此次首創的“3+X+Y課程”便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區域教育重點任務。“做這樣的探索和建構也是基于我們學校多年的實踐經驗,也是學校校本課程發展的應然階段。”張義寶表示,該校自2020年起建立了“五五”特色課程,此次銜接課程中的“3”便是要利用國學、戲劇、AI(人工智能)等課程,做好六年級向初中的貫通培養。
“比如AI課程的推進中,讓學生覺得人工智能并不難,很有趣,克服了對技術的恐懼感。”張義寶舉例介紹,國學課程可以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是語文學科教學的深化,而戲劇課程將依照新課標,進行跨學科融通融合,所有課程培養均指向未來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創新的起點便在學科邊界相融合的地方”。
張義寶進一步介紹,“3+X+Y課程”的“X”是指以主題式、項目式、探究式方式將中學課程銜接到六年級學科課程中,實現了小初的自然銜接。“我們邀請中學教師到銜接課程中擔任學科導師、實踐專家,開展項目式學習、探究式學習,是學科內容活化、核心素養落地的銜接體現、貫通需要,而不存在中學內容提前教的問題,是讓孩子和家庭知道中學學什么,感受中學怎么學,和小學有怎樣的不同和相同,使起承轉合過渡更自然?!睆埩x寶說道。
“Y”則是指在銜接課程中引入中學學習方法、學習心理、學習載體等方面提前滲透和體系化指導,提升學生們的學習力、邏輯力和心理力等。張義寶舉例說道,該校開展的基于“雙減”研制推進的“雙百課程”便是“Y”,即“百名特色家長走進百節課堂,百位社會名家走進百節課堂”,這是兩年來學校課后服務課程資源的寶貴探索建構,學校調動并建立了這一資源體系,對學生的五育拓展、生涯規劃、學習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小升初銜接階段打好基礎,是在幫助學生贏在起跑線上,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更有助于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學習力?!睆埩x寶表示,從操作層面,該校在未來的新學期將抓住課后服務的時間和現有課堂教學的時間,做好這次銜接課程的教學工作。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