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科技工作者眼里,沒有假期只有農時。”
“在農業科技工作者眼里,沒有假期只有農時。”在萬家團圓的春節,北京農學院青貯玉米種質資源創新與新品種選育團隊教授潘金豹、副教授張秋芝帶領研究生都沒有休息,而是在海南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開展育種工作,在地里授粉。
北京農學院教師春節期間從事育種工作。受訪者供圖
記者從北京農學院獲悉,三亞地處熱帶地區,氣候條件得天獨厚。這里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種子繁育“大本營”。每年冬春,都有數千名科研人員前來,利用豐富的光溫資源開展農作物加代育種研究,由此產生我國作物育種的專業術語:南繁。
北京農學院團隊到海南開展育種工作。受訪者供圖
“每年寒假,我們團隊都到海南開展育種工作,到現在已經堅持了23年。”張秋芝說。農田里的大片玉米長勢正旺,張秋芝帶著研究生來到玉米地。“南繁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代’,在北方一年只有一季,通過南繁,一年可以種植2-3季。這對于種質資源創新、自交系選育、雜交種測配、新品種選育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加快研究進程,一年的時間能頂2-3年用。”
張秋芝介紹,團隊在這里主要開展青貯玉米自交系選育、雜交種測配和優良組合制種。“在農業科技工作者眼里,沒有假期,只有農時,我們要用好海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堅持不懈地做好育種工作,為我國種業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