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新京報邀請全國人大代表、專家學者、教育企業代表做客兩會直播間,就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的話題展開探討,松鼠Ai智能老師聯合創始人、CEO周偉作為企業代表參與了連線對話。
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的當下,人工智能老師的出現可能催生哪些教育新形態?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教育平臺發揮了哪些支撐作用?2025年全國兩會上,“人工智能+教育”的話題備受關注。3月10日,新京報邀請全國人大代表、專家學者、教育企業代表做客兩會直播間,就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的話題展開探討,松鼠Ai智能老師聯合創始人、CEO周偉作為企業代表參與了連線對話。
松鼠Ai智能老師聯合創始人、CEO周偉作為企業代表參與了連線對話。 視頻截圖
智能老師作為“助手”幫助學生個性化學習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在周偉看來,人工智能老師便是教育側的一大補充,可以在個性化學習、資源優化、效率提升和無障礙學習等方面提供支持,不僅彌補了傳統教育的不足,還推動了混合學習、終身學習和全球教育資源共享等新形態的發展,將顯著提升教育的質量和效率。
“AI其實已經可以解決跨學科的學習問題了,比如一道數學題解不出來,智能老師可以發現這背后是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有問題;物理題解不出來,可能是數學小數點的運算沒有學好……這相當于對孩子的學情進行了會診,實現了學科間的貫通教育。”周偉認為,松鼠Ai智能老師在教學場景里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因材施教,也大大地節省了老師的精力。
在作業方面,周偉介紹,AI可以根據孩子作業的完成情況,幫助老師給孩子布置定制化的作業,同時,對于不會的知識點,智能老師也會給孩子提供及時反饋,通過教學視頻指導孩子學會知識點,也會將學情反饋給課堂內的老師。“智能老師是真人老師的重要補充,就像我們開車需要智能導航一樣,其將會推動教與學的新形態,教學效果將有大幅提升。”周偉說道。
理性看待大模型熱潮,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
作為教育科技公司,未來將如何進一步挖掘智適應技術在人工智能教育市場的潛力,在教育改革中提供更具針對性和更高效的服務?
周偉認為,科技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積累。松鼠Ai也將持續加大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認知科學等領域的開發和投入,使智能老師能夠更準確地評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更有效地推薦學習內容,更智能地調整學習路徑。
“我們還可以根據不同國家和不同學生的教育特點和文化差異,推出更符合當地市場的服務,包括國內的教育資源也是有差異的,我們會根據當地情況不斷調整。”周偉認為,當下的教育關注孩子自身的進步,松鼠Ai在研發中的初心就是“讓每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因此要培養孩子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不是簡單給出學習答案,而是通過人工智能發現孩子的特長。松鼠Ai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為其量身定制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訪談中,周偉介紹了當下最火的DeepSeek、豆包等通用大模型和教育大模型的區別,他認為,教育大模型是教育縱向領域的數據,比如知識圖譜的定位,學情的診斷、錯因定位、學習路徑的制訂等等幾百個影響教育效果的參數,這些都是依靠自身的多模態智適應教育大模型,而非大語言模型。“松鼠Ai智能老師核心模型的是自研的多模態智適應教育大模型,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在大語言模型的推理能力,但目前我們還是持謹慎、理性態度,畢竟我們做的是知識輸出,教育大模型輸出的內容一定是相對比較嚴謹的。”周偉說道。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