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減超標超量文化學科課時,增加的體育課時可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時中統籌安排。
從2025年春季學期開始,青海逐步推動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校園陽光體育活動”,落實每天綜合體育活動2小時,推進落實每天1節體育課,鼓勵高中階段學校每周4節體育課,2025年秋季學期,實現全面覆蓋。近日,青海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優化中小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促進健康成長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上述要求。
在時間安排上,《通知》提出推進落實每天1節體育課,初中每周不少于4節、高中每周不少于3節體育課的剛性要求,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利用晨練和下午課后時間開展10到15分鐘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上午、下午各開展一次30分鐘大課間活動,探索課間15分鐘制度,并嚴禁“拖堂”或以其他方式擠占學生活動時間。
在課程設計上,要求在落實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優化課時統籌,落實體育課時要求。切實壓減超標超量文化學科課時,增加的體育課時可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時中統籌安排,實現義務教育階段每天1節體育課的目標,并根據本地本校實際適當調整教學計劃和作息時間,優化課時安排,挖掘課時資源。
在措施保障上,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學校體育場地規劃及擴建,督促學校完善體育設施設備,加強學校體育場館建設規劃,新建學校必須按照建設標準配備體育場地,確保生均體育活動場地面積符合要求。鼓勵學校靈活運用“上天入地”、綜合開發“金邊銀角”,打造“微運動場”,積極盤活社會場地資源,拓展學校體育活動空間,支持學校體育場地在節假日開放給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提高場地利用率。
在師資編配上,強調進一步加大各級招聘力度,通過教師轉崗、區域“走教”、聘用優秀退役運動員和優秀退伍軍人、返聘優秀退休體育教師、購買特色課程服務、與第三方機構合作、與高校建立幫教對子等形式,著力解決體育師資不足問題,并明確了體育教師組織課后訓練和體育競賽計入教學工作量,不斷優化學校績效考評等機制。
在競賽組織上,要求進一步深化體教融合發展模式,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育人”,廣泛開展班級、年級體育比賽,實現“人人有項目、班班有隊伍、月月有比賽”的目標,完善全省學校體育“四級競賽”體系,鼓勵各地各校通過“主客場”“邀請賽”等形式,營造良好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此外,《通知》還對學校體育組織領導、經費投入、安全管理和社會監督等內容提出了明確要求。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