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分分計較,不培養“刷題機器”,記者25日從上海市教委獲悉,新學期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淡化具體分數,而以A、B、C、D或者“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來評價。
淡化分分計較,不培養“刷題機器”,記者25日從上海市教委獲悉,新學期上海將全面推行小學“等第制”評價,淡化具體分數,而以A、B、C、D或者“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來評價。
據悉,上海市小學各學科“等第制”評價從“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業成果”三個維度展開,其中,語文學科的評價內容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表 達”三個方面,數學學科的評價內容包括“數與運算”“方程與代數”“圖形與幾何”“數據整理與概率統計”四個方面,英語學科的評價內容包括“語音”“詞 匯”“詞法”“句法”“語篇”五個方面。
評價是教育改革中的“硬骨頭”,長期以來,我國對學生評價采用的是傳統的紙筆測驗和百分制評價。隨 著教育綜合改革的深入和對學生綜合素養問題的關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傳統評價方法的局限和弊端。作為基礎教育評價改革的一個突破口,上海從2013年起在 小學一、二年級實行基于課程標準的“等第制”評價,不進行書面考試、不用分數評價、不排名等。數據表明,“等第制”評價與學生學習狀態呈顯著正相關。新學 期,上海全市將“等第制”評價從小學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
2015年以來,上海市教委教學研究室牽頭研制小學中高年段語文、數學、英語等 三門學科的基于課程標準評價指南,以及小學低年段品德與社會、自然、音樂、美術、體育與健身等五門學科的基于課程標準評價指南。日前,評價指南已正式發布 并發放至各區、各學校,相關培訓與推進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上海市小學“等第制”評價特點鮮明:一是以中小學各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體現不 同年級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二是從“重分數”轉向“重素養”,關注學業水平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和良好習慣養成; 三是強調寓評價于教學過程中,注重“學評一體”; 四是以“分項評價”“等第+評語”的方式發揮評價對學生學習的診斷和改進作用。
上海市教委教學研究室副主任譚軼斌介紹說,“等第+評語”的方式發揮了評價對學生學習的診斷和改進作用,不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也不是簡單地把 紙筆測試成績折算成等第,而是實現教、學、評的一致性,突出評價對于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除了紙筆測試外,學生日常作業、課堂表現等都被納入評價中。
在推行“等第制”評價的過程中,市、區兩級教研部門將開展多層面、多途徑的傳導式培訓,幫助教師正確認識“等第制”評價;鼓勵與支持學校和教師積極探索,形成多元的“等第制”評價實踐模式。
[答疑]
“等第制”有無比例?
等第制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以前“一分之差、天上地下”,但現在每個分項只要達到標準,一個班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是“優秀”。
“等第制”如何評價?
小學中高年段非常注重學生內在學習習慣的養成。評價伴隨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伴隨在每一堂課中。通過分項、等第評價進行表達,比如學生學習興趣是不是濃厚,學 習習慣是不是良好,幫助孩子和老師清晰地看到孩子長處、潛能和不足,更有針對性。評價的方式有“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避免“分分計 較”,并且要求老師附上有針對性的評語,以便學生更好地去改進。其中還有具體的“進步指數”,把“孩子和別人比”,變成“自己和自己比”。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