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教師的辭職信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熱議。寫信者是河南駐馬店市西平縣的一名小學班主任。事件起因是這位老師把學生在校默寫古詩的成績和照片發(fā)到了家長群里,沒想到此舉招致了部分家長強烈不滿,認為這種舉動損害了學生和家長的自尊。
近日,一位教師的辭職信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熱議。寫信者是河南駐馬店市西平縣的一名小學班主任。事件起因是這位老師把學生在校默寫古詩的成績和照片發(fā)到了家長群里,沒想到此舉招致了部分家長強烈不滿,認為這種舉動損害了學生和家長的自尊。
這位教師在辭職信中寫道,“家長早上聲稱要我去登門道歉,如若不然就把我告到西平縣教體局。”并表示自己因為此事已經(jīng)“心生魔障”,不適合再在校園里和孩子們在一起。
此事被曝光后,大多數(shù)網(wǎng)友都對該教師感到同情,認為涉事家長的家長和孩子未免“太矯情”。教師的委屈以及網(wǎng)友們的同情并不難理解,如果一名學生真的因為不甚理想的測試成績被公開,就深感身心受到傷害,其心理健康情況恐怕確實有待改善。如今的孩子享受著更優(yōu)越的物質(zhì)條件和教育環(huán)境,但是,卻缺少了一點受到“挫折教育”的機會。
當然,挫折教育指的并不是故意讓孩子受挫,或是對孩子施加過度的壓力。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在孩子們面對挫折時,教會他們?nèi)绾蚊鎸涂朔约旱睦Ь常闹屑橙〗?jīng)驗,使自己得到成長和進步。
以“辭職信”事件為例,當學生不好的成績被公布時,家長們應該教會孩子用平常心面對得失,同時努力提高成績。如果家長只懂得將羞憤的怒火發(fā)泄到教師身上,而不知如何引導、鼓勵孩子,那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職。
不過,在這封“網(wǎng)紅”辭職信的字里行間,我們也可以看到當事教師的不成熟之處。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處理好家校關系本來就是其職責的一部分,面對家長的過激指責,憤而辭職絕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如何營造和諧的家校關系,歷來是個難題。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難免會遭遇各方的誤解和批評,我也曾經(jīng)做過教師,對此深有體會。事實上,就算不發(fā)生這樣特殊的事件,許多教師也一直認為自己承擔了過量的壓力,經(jīng)常想“一辭了之”。與此同時,公眾對家長在教學中要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也頗有微詞。
家長與教師本應通力合作,共同為孩子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當下的現(xiàn)實是,家長與教師常?;ゲ焕斫?。平心而論,一小部分不負責任的老師不能代表教師群體,同樣,某些蠻不講理的家長也不能代表所有家長。
如果這樣的小事都能在家校關系之間制造裂痕,說明涉事班級的家校關系已經(jīng)緊張到了一定地步。此時,比起為涉事教師鳴不平,眼下的公眾更應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在家長和教師之間搭起理解的橋梁,讓我們的下一代享有更好的學習空間。
來源:本文內(nèi)容搜集或轉(zhuǎn)自各大網(wǎng)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zhuǎn)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聯(lián)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fā)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wǎng)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