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線的功能服務模塊包括了國家預印本平臺、國家科技期刊開放平臺和開放學術社區平臺、國家科研數據倉儲。
12月29日,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舉行的2022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上,國家科研論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臺正式發布。據介紹,目前正式上線開通了第一階段平臺建設任務,其功能服務模塊包括了國家預印本平臺、國家科技期刊開放平臺和開放學術社區平臺、國家科研數據倉儲。
據介紹,國家科研論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臺是面向我國科研實踐和管理活動的系列高水平信息服務平臺的總稱,既是基礎性的科技文獻保障交流平臺、也是多門類科技信息服務門戶。高端交流平臺依據科技信息和知識生產的重要環節路徑,構建8大特色信息交流平臺,形成高端交流平臺矩陣,包括了國家精品期刊集群出版平臺、國家科研數據倉儲、國家預印本平臺、國家科技期刊開放平臺和開放學術社區平臺、國家科技文獻高端服務平臺、標志性成果評價交流平臺、標準化規范體系、宏觀管理決策與創新主體科研信息支撐平臺。
高端交流平臺在整體結構設計和具體功能布局特征體現五“高”,即高質量信息、高層次融合、高效率傳播及高價值知識服務。 其中,高端交流平臺著力于為廣大創新主體和管理決策提供高價值知識服務,提供響應科技創新中需迫切解決問題和重大關切問題的數據分析服務,同時提供學術前沿和交叉領域高層次交流服務。
根據“國家科研論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臺”建設任務安排,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表示已組織相關單位完成第一階段平臺建設任務,并正式上線開通。目前上線的功能服務模塊包括了國家預印本平臺、國家科技期刊開放平臺和開放學術社區平臺、國家科研數據倉儲。其中,國家科技期刊開放平臺和開放學術社區平臺已實現國內1300多種科技期刊,800多萬篇論文的集中開放服務。國家科研數據倉儲對包括國家財政支持的科技項目產出論文進行集成揭示,形成公益服務能力。
中國科學技術研究所表示,今后,高端交流平臺的建設將推動科技創新的信息交流需求與科技信息供給側改革的有機結合。高端交流平臺建設有助于暢通國內科技信息交流大循環,在更高水平融入國際科技信息交流循環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內科技信息交流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科技信息交流新發展格局。高端交流平臺將培育我國完整的高質量科技信息事業體系,全面提升我國科技信息創新鏈整體效能,加快實現我國科技信息交流平臺向高端邁進。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