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一種詐騙方式成為全社會公害時,政府部門責無旁貸,必須認真對待每一起類似案子,依法嚴懲。其中,不少工作是當務之急。比如,查明在詐騙案件中當事人信息 的泄露者。事實上,每一起精準詐騙案中,都存在信息泄露問題。鑒于信息泄露在許多時候都是電信詐騙案發生的源頭,必須嚴格追查、追責!
新聞:在公安部發布A級通緝令后,8月28日,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山東臨沂徐玉玉被騙猝死案的涉案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據披露,給徐玉玉打電話的號碼是經過實名制登記的。事實上,當前電信詐騙案中普遍存在一個細節,那就是“精準詐騙”,騙子精確地掌握了受害人的信息,導致其更易受騙。
點評:電信詐騙泛濫已成社會頑疾,只要使用過手機、電話的,無人敢說自己不曾接到過詐騙電話,許多人因此遭受嚴重損害,甚至傾家蕩產、家破人亡,徐玉玉的悲劇無疑是其中的一例。徐玉玉是不幸的,但“徐玉玉案”是幸運的,受到社會高度關注與重視,犯罪嫌疑人全部歸案。
當 一種詐騙方式成為全社會公害時,政府部門責無旁貸,必須認真對待每一起類似案子,依法嚴懲。其中,不少工作是當務之急。比如,查明在詐騙案件中當事人信息的泄露者。事實上,每一起精準詐騙案中,都存在信息泄露問題。鑒于信息泄露在許多時候都是電信詐騙案發生的源頭,必須嚴格追查、追責!
再 有,要窮追猛打詐騙分子,唯有如此才能震懾潛在的詐騙分子!事實上,許許多多未能偵破的詐騙案,不是案情本身復雜到不能偵破,而是重視不夠、投入不夠。人 們有理由質疑,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鐘南山院士在廣州丟失的電腦、找到一個日本人在武漢丟失的自行車,為何找不到眾多電信詐騙案的違法犯罪分子?另外,近年 來相關部門大力推進手機實名制,那么,若違法犯罪分子通過實名制手機進行詐騙卻無法順藤摸瓜,制度之網也有待查漏。
事實表明,若每一起詐騙案都受到像“徐玉玉案”一樣的重視,電信詐騙的猖獗勢頭必然能得到有效遏制。
村規民約違法損及鄉村治理
新 聞:不久前,四川達州市宣漢縣南壩鎮龍灣村村民曹仁成為87歲的母親辦壽宴。當天下午,曹仁成就被村委會主任告知此舉違反了村規民約,要求他一起到鎮紀委 辦公室接受教育,寫檢討。次日,曹仁成向村委會繳納“違規辦宴認識費”650元。據稱,為了制止辦宴席的風氣,當地在制定村規民約時,參照了當地對黨員和 干部辦酒席的規定。
點評: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有權通過制定村規民約等方式開展法定范圍內的自治活動。但同時,村民委 員會自治法明確規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的決定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 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權利的內容”。
遇有喜慶之事置辦酒席宴請賓客,本是中國鄉村的傳統,也是人之常情。即便是針對大辦宴席之不良風氣, 村規民約也只能提倡、引導的方式進行勸阻。龍灣村所謂村規民約只是開會時口頭傳達,并無書面文件,有違基本法律常識,屬無效。內容上,村規民約強制要求辦 酒席須符合條件,且必須先向當地村委和社區寫申請備案,這不僅違背村規民約的自治性質,也侵害了村民權利。而村委會對違反村規民約的普通村民收取“違規辦 宴認識費”,更是于法無據,顯然是違法行為。
村民委員會自治制度是農村村民自治的重要制度,但其前提是須依法實施自治,即便是出于良好的目的,也不可以自治的名義行違法之事,否則將侵犯村民權利,損及鄉村治理。
勞動津貼不適時調整乃懶政
新聞:據報道,就在近些年高溫津貼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但另一項屬于工資范疇的補貼——夜班津貼卻逐漸被人遺忘。從1995年北京市頒布中夜班津貼標準至今,該標準已滿21歲“高齡”。盡管職工工資、物價水平早已今非昔比,但4.4元的夜班津貼標準始終“巋然不動”。
點評:夜班津貼等勞動津貼是用工單位對職工付出額外勞動的一種補償,與勞動者的利益密切相關,是勞動者的權利所在。早在1995年,相關部門通過制定文件規定夜班津貼標準為4.4元,這體現職能部門依法履職,對勞動者權利進行保護。
遺 憾的是,4.4元的夜班津貼標準20余年始終“巋然不動”,而社會職工工資、物價水平早已今非昔比。這種情形,往輕里說是相關部門對此關注不夠,往重里說 就是其履職過程中存在“懶政”現象。規范性文件有些是歷久彌新的,有些則是應該與時俱進。政府政策與法律相比,特征也是優勢之一,就在于其可以根據社會經 濟的發展及時進行調整。如夜班津貼標準之類事務,除非其本身具有自動調整的機制,否則就應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特價指數、平均工資等因素及時進行調整。
當前,夜班工資等勞動津貼主要由地方行政機關進行規定。鑒于勞動津貼對勞動者的重要意義,在適當的時候,更高層級的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應發揮其職能作用,對此進行統一規定,或對地方行政機關的相關履職行為進行具體規范,以更好地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