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設立博士后流動站以來,中國史學科取得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在重大重點科研項目、高端人才、高級別獎項等方面成績顯著,多次獲省級以上獎勵,其中獲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2項,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
中國史學科創建于1952年,歷史悠久、積淀深厚,著名歷史學家祁龍威、卞孝萱、葛兆光等名師先后在此任教。1982年,中國近現代史學科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成為國內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2005年,中國近現代史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中國史學科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7月獲準設立中國史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依托中國史一級學科,淮揚文化研究中心于2010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史學科現為江蘇省“十四五”重點學科。
自設立博士后流動站以來,中國史學科取得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在重大重點科研項目、高端人才、高級別獎項等方面成績顯著,多次獲省級以上獎勵,其中獲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2項,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獲批國家社科基金30余項,橫向項目經費1000多萬元,出版學術專著50余部。
一、崗位要求
1.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修養,遵紀守法,身心健康;
2.在國(境)內外取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年齡不超過35周歲;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學術研究潛力;
3.符合學校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招收條件。
二、招聘專業(研究領域)
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和專門史(揚州學派與中國學術研究史)等。
01中國中古史研究
主要研究中國古代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歷史,上溯兩漢,下延隋唐等相關歷史時段。研究領域與內容涉及到社會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社會史等各方面,尤其注重該時段之區域社會、跨區域社會互動與文化交流、家族文化、社會階層升降與歷史革新、社會群體聚散與文化變遷等領域的專題研究。
聯系導師:王永平、李文才
02中國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
主要研究中國古代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兼及近現代以來相關內容。側重于古代史學理論(史學思想)的發展歷程研究,古代史學理論(史學思想)對近現代以來史學發展進程的作用與影響研究。
聯系導師:王嘉川
03中國近現代史料學與口述史研究
運用現代口述史的方法,對揚州清曲、揚州玉器、漆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和抗日戰爭老兵等口述歷史采訪,以挖掘近代以來區域社會發展中的優秀代表人物和優秀歷史文化傳承,積極參與區域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推進區域社會歷史的研究和地方文化事業的繁榮,為古代文化的現代傳承做出一定貢獻。
聯系導師:周新國
04中國近現代秘密社會與當代黑社會性質的犯罪組織研究
研究中國近現代社會中的秘密教門和秘密會黨,探索其源流、越軌行為及其社會控制,并從歷史學的角度,研究分析近現代秘密社會與當代黑社會性質有組織犯罪的社會成因、活動規律及其社會治理。
聯系導師:吳善中
05中國近現代學術史與揚州學派研究
清代學術為中國學術總結期走向近代學術的轉折點,繼吳、皖二派而起的揚州學派既是總結期的代表,其后期學術又是近代學術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研究中國古代學術與近代學術,都必須關注揚州學派的核心人物及其學術成就。
聯系導師:劉建臻、朱煜
主要研究圖書情報與檔案學教育發展、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想與傳媒理論的實踐、中國近現代教育發展的路徑與趨勢、中國近現代教育經濟管理與發展等。
聯系導師:程結晶、朱季康
07中國管理思想史與商業倫理研究
在中國史的引領下,依托“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管理思想與商業倫理專委會”平臺,以中國管理思想史為脈絡,結合當代管理理論與實踐,重點考察中國本土管理思想與商業倫理,挖掘本土企業的文化基因、提煉中國情景的倫理之道,促進形成中國本土管理思想與商業倫理的學術與實踐體系。
聯系導師:陳耀
三、待遇及政策
1.博士后人員實行年薪制,學校承擔五險一金,各項合計約為25-30萬元,在站期間的研究成果可按學校規定享受科研獎勵。外籍博士后年薪按協議執行;
2.博士后人員進站后,學校予以認定中級職稱,在站期間可根據學校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相關規定參加職稱評審;
3.開題通過后,可獲得1-3萬元的科研啟動費;申報并獲批國家和江蘇省各類計劃和項目后都有不同類別的資助;可依托學校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在站期間的研究成果可按學校有關規定享受科研獎勵;
4.優秀博士后出站后可申請留校;
5.享有學校統一提供的青年教師公寓或租房補貼(1.2萬/年);
6.在辦理落戶、醫療及子女入園等方面全力做好保障。
四、申請程序及方式
1.請將應聘材料發送至站點聯系人郵箱,應聘材料包括:個人簡歷及近3年學術成果證明材料,由學院組織評議小組進行考核;
2.考核合格后,申請人登錄中國博士后網進行數據采集,并提交相關材料(進站所需材料詳見博士后網站:http://rsc.yzu.edu.cn/bshgz/info/1091/1497.htm);
3.學院提交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完成進站備案手續。
五、中國史博士后流動站聯系方式
聯系人:張老師
電話:0514-87971302
Email:ydzhangjin@126.com
聯系人:于老師
電話:0514-87975517
Email:21893537@qq.com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