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由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南京守望自然科普中心共同舉辦的“發現身邊的自然——南京生物多樣性區域調研戶外系列實踐活動”第一期在紫金山圓滿落幕。本次活動以《發現身邊的自然——南京校園野生動...
7月13日,由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南京守望自然科普中心共同舉辦的“發現身邊的自然——南京生物多樣性區域調研戶外系列實踐活動”第一期在紫金山圓滿落幕。本次活動以《發現身邊的自然——南京校園野生動物觀察手冊》為核心內容,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場沉浸式的奇幻自然課堂。
孩子們穿上專屬馬甲、佩戴講解耳機,在《手冊》攝影作者黃悅的引導下,踏上了這場夜探紫金山的神秘旅程。在黃老師用通俗有趣的講解中,陸續觀察并認識了二十余種無脊椎動物與兩棲動物:包括體泛光澤的大黑鰓金龜、受驚時會排出臭氣的麻皮蝽、在蛛網中央靜待獵物的綠園蛛、體型十分小巧的飾紋姬蛙等。
飾紋姬蛙
棕靜螳的若蟲
引發陣陣驚呼的,是鞭蝎這位“冷門明星”——老師特地用樹枝邀請孩子們聞聞它散發的防御氣味,猜一猜是哪種廚房里的味道。小朋友們忍俊不禁,紛紛表示聞到了白醋味。另一位“狠角色”笄蛭渦蟲,更是刷新了大家的認知——它們是肉食動物,可以通過分泌液體,將蚯蚓溶解為汁液后吸食,成為當晚最具驚悚魅力的代表。
不僅如此,黃老師還為大家科普了盲蛛斷腿求生的生存本領;講述蜈蚣和蚰蜒不同的捕獵方式——一個伏擊型,一個游走型;講解了草蛉、天蛾等小動物背后的生態意義,讓小朋友們不斷建立起對大自然的認知與生態意識。
鰓金龜
此次活動的高潮,莫過于在山腰處看到端黑螢和黃脈翅螢悄然點亮暗夜——如微星般忽閃忽現,吸引參與者們一行人駐足靜觀。小朋友們一邊仰頭尋找閃光,一邊小聲驚嘆,家長們也感嘆于自然之美。
活動中,小朋友們還聽見了紅角鸮的叫聲,發現了貉、獾和野豬留下的痕跡,看到了既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的神奇黏菌,一路上驚喜不斷。雖然只有短短兩個小時的行程,卻為參與家庭帶來了一段豐富而難忘的親子自然之旅——既有科學普及的深度,也有野外探索的趣味,更有夜色森林中的夢幻螢火,許多小朋友仍意猶未盡。
據悉,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文化教育出版中心近期推出的《發現身邊的自然——南京校園野生動物觀察手冊》由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南京守望自然科普中心等專業機構聯合南京數所高校、中小學和幼兒園編寫,全書系統梳理了南京校園內常見的204種野生動物,是江蘇省第一部扎根校園生態的科普指南。本次活動旨在通過沉浸式自然體驗,讓孩子們打破紙上認知,真正走進生物多樣性的第一現場。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將聯合南京守望自然科普中心,結合《手冊》內容,繼續打造系列活動,走進更多自然場景。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