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教育強國建設江蘇在行動”(宿遷專場)主題新聞發布會在宿遷舉行。宿遷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倪成城作綜合發布,省教育廳辦公室(新聞宣傳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主持發布會。
12月4日,“教育強國建設江蘇在行動”(宿遷專場)主題新聞發布會在宿遷舉行。宿遷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倪成城作綜合發布,省教育廳辦公室(新聞宣傳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主持發布會。
倪成城介紹,宿遷市全面推進“五育并舉”,不斷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深入實施體育美育浸潤行動,在全市中小學校廣泛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推動提質提效,夯實體育課堂教學“主陣地”。嚴格規范課程設置。根據不同學段學生身心特點,科學規劃體育課程內容與課時安排,并要求不得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課,學校課程表網上公示、接受監督。提升課堂教學實效。大力推進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優化體育課程體系,探索建立“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體育教學模式,提高體育課趣味性、競技性、主動性。營造人人運動氛圍。以體育特色學校創建為抓手,結合青少年身心特點開展多樣化、全覆蓋的體育活動,打造“人人有項目、班班有活動、校校有特色”的校園體育工作格局,引導每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全人格。注重創新賦能,點亮校園體育活動“特色燈”。注重“課內+課外”。指導學校統籌優化課間安排,每天統一安排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低于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向戶外、走進陽光。全市中小學校100%開展每天陽光體育鍛煉、100%組織大課間體育活動。注重“傳統+現代”。指導學校結合地方文化、校本特色編排課間操,融入泗州戲、霸王舉鼎等宿遷傳統文化元素創編武術操;引入現代街舞、韻律操,激發學生參與熱情;結合學校特色體育項目,編排籃球操、羽毛球操、游泳操、跳繩操等。注重“社團+俱樂部”。組織各學校成立各類校園體育俱樂部和社團,引導學生依據興趣自主選擇。鼓勵學校引入社會體育俱樂部資源,開展課余訓練與指導。充分利用晨練、大課間、課后延時服務和社團活動開展各種陽光趣味運動,確保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注重“鍛煉+競技”。深化體教融合,積極構建市、縣、校三級青少年體育競賽體系,常態化開展“5621”項目體育競賽,促進體育協同育人功能得到有效發揮。市、縣(區)教育部門每年組織學校體育俱樂部聯賽190余場次,覆蓋100多所中小學校,有力提升了青少年體育競技水平。多方協同發力,構筑學生體質健康“保障網”。配齊配強體育師資。優化教師結構和崗位數量,積極盤活現有師資,鼓勵教師通過“走教”“輪崗”“轉崗”等方式參與體育課教學。大力開展體育教師專業培訓,加強市、縣、校體育教研協同,與高校、專業機構合作開展專項技能、教學教法培訓,努力提升體育教師專業化水平。建好運動場地設施。鼓勵學校挖潛擴容,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將學校走廊等空間改造為創意運動空間。支持學校與社會體育機構開展合作,引入校外體育場館、運動設施,最大程度滿足學生體育運動需求。加強健康監測干預。強化與體育、衛健部門的協同聯動,建立健全校、縣、市三級體質健康監測干預和反饋機制,建立“一生一檔”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并及時反饋家長,針對肥胖、近視和脊柱側彎等問題,采取增加體育活動時間、健康行為引導、輔助治療等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
倪成城表示,宿遷市教育局將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持續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宿遷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宿城區教育局、經開區教育辦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中央駐蘇媒體及省市部分媒體記者參加發布會,并赴宿遷市實驗小學幸福路校區、宿豫區燕山路小學、宿遷市蘇州外國語學校南校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棵樹小學開展實地采訪。
相關鏈接: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4/12/4/art_64084_83.html
新聞發布會現場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