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國會計學會第二十二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學術年會在南京財經大學順利召開,與會專家圍繞“數字中國與智慧會計發展”展開思想碰撞。
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漸成熟,進入數字時代后,傳統會計會不會被“虛擬員工”取代?7月15日,中國會計學會第二十二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學術年會在南京財經大學順利召開,與會專家圍繞“數字中國與智慧會計發展”展開思想碰撞。
中國會計學會會計信息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教授劉勤詳細闡明了專業委員會服務行業發展和會計信息化數字化轉型的未來發展規劃。“人工智能技術使得財務處理和核算工作逐漸實現智能化,相當于一個‘虛擬員工’;傳統會計模式下機械重復且耗時的記賬、登賬、核算等會計工作也會逐漸被高效、快捷的智能財務軟件所代替”。劉勤認為,隨著大數據和互聯網的不斷應用,企業尚處于信息爆炸的時代,管理會計的需求還在不斷增加。“因此,傳統會計轉型升級是必然的趨勢。從高校的角度出發,南財的人才培養計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式”。
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院長沈永建深入解讀了信息技術給會計帶來的深刻變化以及“智慧會計”轉型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等。他認為,人工智能時代,日益變化的經濟形勢給課程教學帶來更大的挑戰。高校應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引入大量信息化的教育手段,著力培養“會計+大數據”、“會計+AI”、“會計+管理”等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全國政協常委、南京財經大學校長程永波在致辭中表示,會計學是學校的立校之基。1962年,學校就設立了財會專業,1981年開始招收財務會計專業本科生,是江蘇省第一個會計學本科專業點。幾十年來,學校共計培養出2萬余名高水平會計人才,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才智支撐。他希望與各專家學者以此次年會為契機,聚焦會計信息化前沿技術、關鍵學術問題,集思廣益、暢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見,碰撞思想火花,加強務實合作,為助力會計教育插上“數字翅膀”,全面推進“教”與“學”深度變革,為培養更多懂會計、會業務、能管理的復合型智慧會計人才,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次年會通過主題演講、圓桌論壇、平行論壇等形式,與會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圍繞“智慧會計理論與方法創新”“信息技術在會計審計中的融合應用”“數智化轉型與會計職能拓展”“智慧財會教育與人才培養”等八大議題進行研討交流,共商會計信息化的未來,為進一步推動中國會計信息化創新與應用建言獻策。
會議期間,上海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信元,廈門大學黨委原常務副書記李建發,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徐玉德,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李仲飛等專家發表了13場主題演講,包括《互聯網時代會計學科發展的思考》《政府會計改革與信息化建設》《數字化交易助力盤活國有資產》《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綠色金融創新》等重要議題,提出會計信息化發展與智慧會計人才培養的真知灼見。
會議還特別設立了多個圓桌論壇,邀請了全國著名財經學者和期刊主編共同探討探討了“人工智能時代的財務數字化轉型變革與創新”和“人工智能時代的財務數字化轉型變革與創新”等重要主題,進一步推動了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前沿理論研究和發展方向的探索。
實習生 周宏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徐珩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