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縮小區域、城鄉、學校教育差距,促進學生學習、教師發展、家校共育,江蘇省電化教育館(江蘇省教育信息化中心)堅持“應用為王、服務至上、示范引領、安全運行”的原則,大力實施教...
為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縮小區域、城鄉、學校教育差距,促進學生學習、教師發展、家校共育,江蘇省電化教育館(江蘇省教育信息化中心)堅持“應用為王、服務至上、示范引領、安全運行”的原則,大力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積極推進省城鄉結對互動課堂、名師空中課堂、網絡名師工作室建設,形成具有江蘇水平、江蘇特色的“三個課堂”教學實踐共同體,有力推動全省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建設城鄉結對互動課堂
助推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城鄉結對互動課堂”聚焦課堂教學主陣地,實施教育信息化精準扶貧,利用互聯網技術,形成城鎮優質學校和農村薄弱學校1對1結對幫扶。試點項目于2018年底啟動,由省級牽頭蘇南四市與蘇北四市結對。2020年起以縣域為主全面推進城鄉結對互動課堂建設,省教育廳下達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蘇北、蘇中地區城鄉互動課堂結對學校建設。省城鄉結對互動課堂已入選2021年度“智慧江蘇”重點工程。目前建成 1000多間互動教室,今年底將建成 2175間互動教室,覆蓋全省規劃內 1393所學校,將全省所有鄉村小規模學校(含教學點)、鄉鎮寄宿制學校和城鄉薄弱學校納入城鄉結對幫扶體系。項目把“名師授課”與“實時輔導”有效結合,實現結對學校同步共享優秀名師課堂、同步共享優質課程資源、同步組織備課研修,同步開展學生學習評價。其中,響水縣建設了20個主講教室、35個聽講教室并升級配套網絡,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城鄉互動課堂全覆蓋。南京橫梁街道方山小學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這些跨越空間的課堂改變了過去一些鄉村學校“語文老師教美術、數學老師教音樂”的師資窘境。
打造名師空中課堂
匯聚優質教育資源
名師空中課堂針對新課標,統籌全省名優教師和優質課程兩大資源,精心打造全學段全學科優質資源的蘇e優課模塊,為全省中小學生提供一對一在線答疑,及時解決學生課中課后遇到的問題,努力實現“一鍵連接名師、一屏智慧學習、一站化解問題、一人一個方案、一號走遍全域、一體聯動運行”。 優課點播、在線答疑等功能得到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普遍歡迎與贊譽,蘇北(尤其是泗陽、泉山等)及常州等地全面深入使用。與部分教育發達市級平臺按需實現互聯互通,試點開展課后服務 “選課”應用,形成學科、主題、教研等各類資源的中心平臺。在南京鼓樓、江北等地試點的“同步評價”和“作業監管”應用,實現當堂精準教學和作業數據收集,提升課堂效率,推動“雙減”工作落地;無錫市梁溪區以自主學習任務單和協作互動等方式結合名師空中課堂推進區域課改。平臺還建設了“五育”素質教育內容,開展愛國主義和黨史學習教育。截至2021年底,省名師空中課堂網絡端和電視端用戶量達 1466萬人,綜合訪問量達 16億人次,現有資源 2.3萬余條,學生總提問 491萬題,解答率約 98%,題庫總量 8300萬道。據了解,訪問量在全國省級同類教育平臺中排名第一。名師空中課堂獲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入選2019年智慧江蘇重點工程,榮獲2020年度全省網信工作創新獎,獲評教育部 2021年度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示范案例。
構建網絡名師工作室
提升教學研修質量
“網絡名師工作室”集聚信息化名師,充分發揮網絡優勢,縮小時空差距,把網絡教研、師資培訓、教學資源和個人空間有機融合,促進互聯網環境下教科研方式的轉變和教師信息素養的提高。“網絡名師工作室”探索基于“互聯網+”的教科研新模式,“線”牽伙伴式教研,促進薄弱地區教師快速成長。省網絡名師工作室已培養兩批共190位領銜教師,帶領15000余名學員教師開展網絡直播活動400余次,生成資源20000余條,平臺訪問量270多萬人次。部分工作室還開展“網絡名師工作室走進縣、鄉”活動,主動進行“三個課堂”的聯動研討。大量名師到全省各地與同類工作室開展教學交流,利用平臺直播擴大影響,發揮了很好的輻射作用。
來源:電教管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