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3 月 4 日上午,在江蘇第二師范學院舉辦的第二屆女性教育論壇上,南京師范大學吳貽芳研究中心主任錢煥琦教授卻表示,把老師比作蠟燭的說法 " 很慘淡 "。
"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人們常把老師比作 " 蠟燭 "。而 3 月 4 日上午,在江蘇第二師范學院舉辦的第二屆女性教育論壇上,南京師范大學吳貽芳研究中心主任錢煥琦教授卻表示,把老師比作蠟燭的說法 " 很慘淡 "。她告訴記者,老師應該是 " 火箭助推器 ",自身要有強大的力量,把火箭推上天空。老師要有力量,才能推動學生。
老師是蠟燭?NO! 是 " 火箭助推器 "
女生節即將到來,在素有 " 女神集中營 " 之稱的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在校女生占了總人數的 85%。二師院又是以培養小學老師和學前教育老師為主的院校。因此,學校特別在女生節到來前,邀請女性教育專家給女師范生上了堂教育課。
錢煥琦教授指出,過去人們把老師比作蠟燭,形容老師的奉獻精神是 "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這其實是說,學生一天天長大,老師卻在一天天衰老,各方面積累越來越少。她認為這個觀點 " 很陳舊 "。她指出,現代社會發展,老師和學生是共同成長的。" 我們現在應該把老師比作火箭助推器,它能把火箭推上天空。老師也應該積蓄能量,才能推動學生。所以自己也要不斷學習成長。"
南京市拉薩路小學校長嚴瑾表示,她也不贊成把老師比喻成紅燭,燃燒自己點亮別人。" 因為老師也要和孩子一同成長。我覺得老師更像擺渡者,在孩子成長中陪伴他,幫助他。他有需要的時候帶著他往前走。我覺得老師應該是學生們生命成長的守護者,陪伴者,一起學習者。"
師德不好?晉升時將 " 一票否決 "!
論壇上,教育專家們還一致將目光關注到 " 師德 " 二字上。錢煥琦說,現在教育部門對在職老師培訓要求很高。除了自我學習外,還要完成教育部門規定的培訓。" 師德滲透在教育和教學技巧中,雖然看不到,但無處不在。" 她指出,一個好老師給人印象,首先是對學生要有仁愛精神的。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培養教育。
她堅持認為,應該對師范生進行面試。" 因為老師面對的是成長中的幼童和青年,肩負育人重任。" 她認為,對老師的評價,應該是由內向外,傳遞出一種對人的愛心。" 我相信相由心生,女性要端莊,男性要莊重,這種氣質,要面對面地體會,才能感受到個性特質。"
江蘇省教育廳師資處副處長郭新宇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們每年都會有一些師德的文件,來加強和提高師德素養。她指出,在教師職稱評審、人才工程評審中,師德都作為重要評判指標。" 如果在學術上有造假等行為,在職稱評定中,將一票否決!"
郭新宇說,在以往的職稱評定中,就曾發現有個別老師學術方面出現問題。" 比如抄襲,哪怕是無意抄襲,也構成抄襲行為。還有共同合作者,跟別人一起做的成果,在發表文章時只署了一個人名字,或者前面已經有別人的成果,但有一部分相似,但他沒有標注,出自哪里,也會作為學術不端處理。所以,每年都會有一兩位因為這個原因無法晉升。"
她表示,如果因為師德原因被淘汰,三年內不能晉升職稱,學校也將給予其行政等其他方面處罰。此外,其他有體罰學生或者其他犯罪行為,或是在科研經費使用上,違反財務規定的老師,也同樣是師德問題。
老師網絡有償授課是否違反師德?正在調研
幾個月前,蘇州某公辦學校一位老師成了 " 網紅 "。原因是從 2013 起,她開始接觸在線教育。2016 年 1 月開始接受收費網課邀請,隨后被舉報 " 違規有償授課 "。這位老師后來辭職回家,專職 " 網絡授課 "。
老師在網絡上進行有償授課,算不算是違反師德?江蘇省教育廳師資處副處長郭新宇說,2015 年,教育部發文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江蘇省《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實施細則中,明確將 " 組織、要求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或者組織、參與校外培訓機構對學生有償補課 " 定性為 " 違反師德 "。這種 " 網上有償授課 " 是否違規,她表示,目前教育部門正在調研。
" 因為網絡教育是一個新型的授課方式,目前對這一塊爭議是非常大的。從政府部門并有沒有對它有個界定,所以我們呼吁政府對網絡教育要規范行為,不能因為各種議論而封殺掉,畢竟提供了優質資源,我們也呼吁有關部門出臺一些規范文件,能否讓這件時間做得好,有符合規定,給家長、學生、教師都能受益。
如何加強老師師德培養?除了教育部門要加強監管外,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黨委書記李洪天說,他們有專門的職業道德課程,還會請先進模范現身說法,通過課程引導激發學生師德意識。
據悉,二師院率先成為全國 18 所師德建設基地之一。學校開的很多課程都和師德修養有關。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