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江蘇首場高校聯合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交響音樂會在中國藥科大學江寧校區禮堂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100余名來自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四所高校的大學生組成的江蘇省...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紅旗頌》首演60周年,鋼琴協奏曲《黃河》首演55周年。5月18日下午,江蘇首場高校聯合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交響音樂會在中國藥科大學江寧校區禮堂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100余名來自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四所高校的大學生組成的江蘇省大學生藝術團聯合會器樂聯盟聯合交響樂團聯合演出。
以抗戰勝利重大歷史題材為主線,通過交響樂、朗誦與聲樂的藝術融合,多維度詮釋中華民族的抗戰史詩。現場《紅旗頌》《黃河大合唱》《黃河鋼琴協奏曲》等多首反映抗戰精神的經典愛國主義曲目以音樂為紐帶,既為在場師生、文藝界人士及社會各界觀眾締造了一場震撼人心的音樂盛宴,更在琴弦與音符間架起了連接歷史與當下的橋梁。
“南京藝術學院吳芃教授傾情獻唱《黃河頌》,用渾厚的歌聲詮釋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南京傳媒學院楊振寧同學以鏗鏘有力地朗誦《黃河之水天上來》,朗誦和獨唱的加入讓觀眾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更深刻地理解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感悟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本場指揮、中國藥科大學文化藝術教育中心嚴巖副教授介紹,“《黃河鋼琴協奏曲》是1969年改編自冼星海《黃河大合唱》的經典之作,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記憶與民族情感,經過了五十余年的時光淬煉,愈發彰顯出鏗鏘的生命力。作品采用四樂章結構,通過《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憤》《保衛黃河》的遞進敘事,將船夫號子、古箏韻律等民族音樂元素與西方協奏曲形式有機融合。”
擔任《黃河鋼琴協奏曲》獨奏的中國藥科大學研究生鄭天棟同學分享了他的演奏感悟:“在詮釋這首協奏曲時,我試圖通過《黃河船夫曲》展現船夫們與驚濤搏斗的力量,《黃河頌》則寄托了對華夏文明的禮贊,而《黃河憤》與《保衛黃河》則是民族抗戰精神的激情吶喊。雖然我是理工科背景,但希望通過自己的演繹,在傳承經典的同時,讓這些歷經歲月淬煉的黃河旋律煥發出新的時代生命力。”
來自四所高校的青年學子們還演奏了《紅色娘子軍組曲》《江山如畫》,用精湛的演奏技巧和飽滿的情感,將一首首經典曲目演繹得淋漓盡致,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音樂會在激昂的聲浪中達到最高潮——隨著嚴巖副教授高舉的指揮棒抬起,聯合樂團奏響《團結就是力量》的雄渾樂章。臺上臺下融為一體,整個禮堂回蕩著震撼人心的力量之聲。
此次音樂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四所高校的音樂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舞臺,更是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激勵著新時代青年不斷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江蘇高校首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主題交響音樂會,本次活動得到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學校美育協會、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雙一流”高校美育實施新高度及路徑研究》的大力支持。
通訊員 吳旻玥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王麗麗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