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教育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揚子晚報聯合少年志學習成長平臺聯合推出系列報道——“江蘇‘雙減’在行動?課后服務我有招”。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走訪江蘇13個市,尋訪課后服務的“智慧樣本”,用鏡...
江蘇省教育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揚子晚報聯合少年志學習成長平臺聯合推出系列報道——“江蘇‘雙減’在行動?課后服務我有招”。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走訪江蘇13個市,尋訪課后服務的“智慧樣本”,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課后服務給孩子、家庭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宿遷市宿豫區豫新小學
精心繪制的游戲項目
豐富多彩的心理課程
浸潤傳統文化的非遺課程
親近自然的種植課程綠茵場奔跑
的足球課程……
國家實施“雙減”政策后
宿遷市宿豫區豫新小學的孩子們
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少年志融媒
宿遷:趣味心理課程,培養“身心兩健”的豫新娃#江蘇中小學“課后服務”智慧樣本 #雙減
視頻號
開設泥塑、足球、種植等特色社團
發展孩子們興趣特長??
下午4點,豫新小學的課后服
務社團火熱開展
泥塑課上
孩子們正在聚精會神地拉胚
一個個小碗、小杯子
正在孩子的手心中逐漸成形
泥塑老師朱玉夢也是學校的美術老師,她告訴記者,學校為了泥塑課程專門添置了練泥機、泥板機、拉坯機、烘干機、電窯一整套設備,孩子們從搓泥條、拍泥板,逐漸到做一些立體的小動物、人物,并且燒制出成品。看到自己的作品,孩子們心里滿滿的成績感。除了泥塑,學校還開設了剪紙等非遺課程,被評為宿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宿豫區藝術實踐工作坊。
每天下午,綠茵場上奔跑的足球健兒也是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足球社團也是學校的特色社團之一。2021年在宿豫區“區長杯”校園足球比賽中,豫新小學包攬小學男子組、女子組第一名。學校先后榮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江蘇省足球后備人才示范學校”“宿遷市足球青訓基地”。
學校還開設了種植社團,校園里專門辟出了一塊菜地,這個季節,菜地里長出了綠油油的油菜,來年春天,這里定是一片金黃的花海。課后,孩子們拿著小鋤頭在地里除草,并且在地里間隔灑下一些豆種,在汗水中親近自然,感受勞動的樂趣。
選一位同學做他的“守護天使”
這樣的心理課程溫暖又有趣??
心理社團也是學校課后服務的特色社團之一。豫新小學副校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倪嬋娟介紹,每周二下午4點-5點,她會對一個年級的“四類學生”(即家庭異常、行為異常、心理異常、身體異常的學生)做團體輔導,周四周五下午則針對個別學生做個體輔導。
“今年我們學校還將開設首屆心理健康文化節,一到四年級開展了‘幸福守護行動’,每位同學在班里默默選一位同學做他的守護天使,每天幫他倒一杯水或擦擦桌子,寫下自己的守護日記。最后來一個‘班級守護天使大揭秘’,讓守護的人和被守護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在一個月的時間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激發同學們的相互溫暖的感受。四五年級還將開展幸福觀影活動,五六年級同學還會定期開展心理講座。”
在倪老師的關愛下,一些“問題孩子”也逐漸走上生活的正常軌道。倪老師告訴記者:“有一個六年級的孩子,開學上了2個月就不想上學了,媽媽對她比較嚴苛,母女關系比較緊張。我連續四五周對這個孩子以及她的媽媽做了個輔,跟孩子談心,在持續的關心、陪伴和溫柔地抱持下,孩子學習成績不斷提升,狀態越來越好!”
“兩個提高”來落實“雙減”
培養身心兩健的“豫新娃”??
宿遷市宿豫區豫新小學校長徐鑄表示,學校將圍繞育人目標:品格一流、身心兩健、勤學三省、尚美四時。從“兩個維度”“兩個提高”來落實雙減工作。
1
一、站在增效的深度去思考: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雙減,減少的是學生的學業負擔,同時倒逼著老師向課堂要質量。課堂上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組織學生開展深度學習。教師要深入研究課堂教學設計,注重因材施教,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
2
二、站在提質的高度去落實:
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學校開展了16個校級社團、63個年級社團,為學生特長發展提供指導和舞臺,讓每一名孩子都找到學習興趣的棲息地。學校還開設心理疏導課,關注學生心理問題,培養身心兩健的“豫新娃”。
3
“雙減后,老師在校的時間無形被拉長了,早來晚走,工作節奏加快,工作量加大,不僅要備學科內容還擔負著社團課程。希望全社會能夠給老師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關愛。”徐校長如是說。
局長說
著力豐富課程資源
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宿遷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倪成城表示,義務教育學校實施課后服務是落實“雙減”政策的重要舉措。為保障政策落地,宿遷市教育局進行系統研究,扎實推進。
1
一是研制落實做優校內教育的指導意見。統籌時間、作業、手機等五項管理,以及考試管理等要求,明確將課后服務納入學校日常教育教學管理,指導學校“一校一策”推進落實。其中突出抓好作業管理,細化作業設計、指導、反饋、診斷等環節措施,保障學生在校高質量完成作業。
2
二是推動實施“校內服務”提質工程。堅持向課堂要效益,圍繞課程建設、課堂教學、管理機制改革等關鍵領域,以作業管理、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保障課后服務質量。著力豐富體藝、社團、科技等課程資源,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切實增強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努力把學生吸引在校內。
3
三是督導跟進課后服務措施落地。建立課后服務周報機制,通過專項督查、調研視導,下發問題核查函、工作提醒單等方式,堅持“邊查邊改”,促進課后服務規范實施。
4
截止目前,全市義務教育學校開展課后服務學校347所、參與學生近80萬人,參與教師近4萬人,實現了義務教育學校及有需求學生“兩個100%全覆蓋”的目標。
記者手記
關愛心理健康,“為了每一個”?
默默地選擇一個人,做他的守護天使!這樣的“幸福守護”行動一定會讓這個冬天變得更加溫暖!
在課后服務期間,豫新小學開設豐富多彩的心理課程和游戲空間,孩子們的笑容更加燦爛了。每周開設的“團輔”和“個輔”課程體現了豫新小學教育人“為了每一個”的教育情懷。
來源: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