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薪火相傳·紅色印記”革命舊址(紀念建筑)保護利用與場景化思政課創新研討活動在我校舉辦此活動旨在通過將革命舊址等紅色資源的保護傳承工作與大中小學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等方式,探索大中小學思...
5月16日
“薪火相傳·紅色印記”
革命舊址(紀念建筑)保護利用與場景化
思政課創新研討活動
在我校舉辦
此活動旨在通過將革命舊址等紅色資源的保護傳承工作與大中小學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等方式,探索大中小學思政課協同育人的創新路徑。省委宣傳部、省建筑與歷史文化研究會、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徐州市住建局等相關領導以及來自山東省、安徽省、河南省的50余家革命舊址(紀念建筑)管理機構代表、全國“紅色文化育人”輔導員工作室共同體、在徐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人出席活動開幕式。
黨委書記朱東風代表學校致辭
活動開幕式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黨委書記朱東風代表學校致辭,他表示,作為扎根淮海戰役主戰場的高校,我校賡續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第三技術學校的紅色血脈,始終把“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作為使命擔當,近年來,我校以“開門辦思政”為理念,聯合全國紅色文化育人共同體,依托建筑學科優勢,打造“革命舊址(紀念建筑)保護利用創新平臺”。本次研討活動匯聚了黨史研究、文物保護、教育創新等領域的頂尖專家,更凝聚了四省五市協同聯動的智慧力量,學校期待依托本次活動,進一步解碼革命舊址的現代教育價值,探索紅色基因的創意轉化路徑,為革命文化的時代化表達、思政教育的沉浸式創新貢獻智慧與方案。
活動中,學校發布了《革命舊址(紀念建筑)保護計劃》,正式啟用了“革命舊址保護利用創新平臺”,并為“大中小學場景化思政課建設示范基地”揭牌。此外,學校還特聘10位全國金牌講解員及思政名師為首批“場景化思政課宣講團”成員。
啟動“革命舊址保護利用創新平臺”
“大中小學場景化思政課建設示范基地”揭牌儀式
聘任首批“場景化思政課宣講團”成員
在示范宣講環節,全國紅色故事金牌講解員魏天梅以《我的采訪手記》為題、江蘇省金牌講解員桑雨昕以《活成你的樣子》為題,分別講述了紅色故事。現場還展映了沉浸式思政課《黎明前的選擇》。
全國紅色故事金牌講解員魏天梅講述紅色故事《我的采訪手記》
江蘇省金牌講解員桑雨昕講述紅色故事《活成你的樣子》
專家報告環節,國防大學教授桑成舟作了題為《革命舊址教育價值激活的現代解碼》的報告,分享了自己通過科技賦能讓革命舊址‘發聲’,讓歷史資料‘說話’,擴大紅色教育傳播力的實踐經驗。東南大學教授周琦作了題為《建筑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報告,強調了通過數字孿生、虛擬修復等技術優化保護性開發等工作的具體路徑。
國防大學教授桑成舟作《革命舊址教育價值激活的現代解碼》報告
東南大學教授周琦作《建筑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報告
開幕式結束后,舉行了革命舊址保護利用創新平臺座談會以及場景化思政課建設路徑研討會等分項活動。與會人員圍繞技術融合、文旅創新等議題展開熱議,共同草擬發起了《成立淮海戰役紅色教育聯盟倡議書》,并初步制定了聯盟章程。
革命舊址保護利用創新平臺座談會
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研討會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