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南京工業大學2023級新生軍訓匯報暨開學典禮在江浦校區行健田徑場舉行。校長蔣軍成以“上好三門‘必修課’ 做新時代奮斗者”為題講話。他對全體新同學表示熱烈歡迎,期待作為黨的二十大...
9月27日上午,南京工業大學2023級新生軍訓匯報暨開學典禮在江浦校區行健田徑場舉行。校長蔣軍成以“上好三門‘必修課’ 做新時代奮斗者”為題講話。他對全體新同學表示熱烈歡迎,期待作為黨的二十大召開后邁入大學校園的第一批新生,翻開時代的“教科書”,拿起青春的“記號筆”,用心上好三門“必修課”。
南京工業大學校長蔣軍成
南京工業大學辦學歷史溯源于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由南京化工大學和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兩所部屬高校于2001年合并組建而成,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省內9所學校同根同源、一脈相承,是百年老校、百強名校。學校秉承“明德、厚學、沉毅、篤行”的校訓,培養了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閔恩澤院士、張存浩院士為代表的學界泰斗,以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先生、山東省省長周乃翔先生為代表的政界精英,以中石油董事長戴厚良先生、華潤集團董事長王祥明先生為代表的業界翹楚,更有以“大國工匠”陸建新先生、“兩山”醫院建設總指揮陳衛國先生為代表的一線建設者等30余萬高素質人才。學校獨立辦學以來,本科教育培養的學生中有8位當選兩院院士,位列全國高校前30名。當前,學校正在奮力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創業型大學。未來幾年,同學們將在南工大這塊沃土茁壯成長,學校將盡一切力量把你們培養得像前輩學長們一樣優秀甚至更加優秀,大家有沒有信心?
希望大家翻開新時代的“教科書”,拿起青春的“記號筆”,用心上好三門“必修課”,這也是我給你們上的第一課。
一、上好“政治課”,堅定理想信念,做人生有志的奮進者
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古人云:“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說的是,擁有高遠志向的人,無論多么遙遠的地方都能達到,無論多么堅固的東西都能突破。現代西方社會學奠基人馬克斯·韋伯曾說:“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意思是,當你開始思考人生應該怎樣度過時,其實就是立志的過程,當志向確定后就會為之奮斗,這個為夢想奮斗的過程就是編織屬于自己的意義之網的過程。人們經常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這個“心”說的就是志向。
我國化工高等教育一代宗師時鈞院士堪稱志向高遠的典范,時先生年輕時就心懷科學報國的遠大志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并赴美留學深造,20多歲學成回國,27歲受聘教授,擔任國立中央大學化工系主任,他把高遠志向融入教學,執教67個春秋,培養出的弟子中,有包括兩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在內的18位兩院院士。他的學生們回憶道:“先生的諄諄教誨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心里,堅定了我們掌握高科技的信心和決心,使我們終生感激不盡。”
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作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生力軍,希望同學們以時鈞先生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深刻認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新使命,深入思考“我是什么樣的人、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如何成為這樣的人”,立下人生的“導航信標”,把對祖國的熱愛、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二、上好“專業課”,錘煉過硬本領,做青春有為的踐行者
荀子在《勸學》開篇說到“學不可以已”,意思是說,學習是無止境的。當今時代,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社會分工日益細化,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既為同學們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舞臺,也對大家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做好知識積累至關重要。我們把數字1代表原地踏步,假如每天多積累0.01,那么1.01的365次方等于37.8;假如每天多積累0.02,那么1.02的365次方等于1377.4;假如每天多積累0.03,那么1.03的365次方達到了48482.7……這和打游戲會在不斷地干掉大boss之后滾雪球般地積累經驗值一樣,每天多學一點點,就能積沙成塔、積水成淵、積木成林。
在南工大有很多刻苦學習、不負光陰的榜樣,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待學習黃金期的正確姿態。今年上半年,法政學院許津竹同學在圖書館的學習時長超過了1200小時,平均每天在圖書館度過8小時;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食品學院巢穎恬同學堅持每節課都提前15分鐘到教室,并總是坐在第一排聽課;東苑102-2全員保研宿舍、象山苑16棟B401-3全員考研上岸宿舍這樣的優秀集體更是不斷涌現。
希望同學們珍惜韶華,努力學習掌握知識,使自己的思維邏輯、眼界視野、思想觀念、學識水平跟上越來越快的時代步伐。既要勤學,更要善學,千萬不能認為大學可以混,沉迷“王者”、只會失去“榮耀”,沉迷“星空”、只會迷失人生的“星辰大海”,“躺平”的后果必然是“擺爛”。要養成多思多想、多學多問、多走多看的好習慣,少吃一些“電子榨菜”“視頻拌飯”,常去圖書館、報告廳、實驗室里“挖呀挖呀挖”,多到運動場上喚醒快樂的多巴胺,爭做全面發展的“顯眼包”,練就真本領、增長真才干。
三、上好“實踐課”,主動擔當作為,做強國有我的追夢者
長期以來,學校始終堅持把服務國家作為最高追求,不斷強化高質量科技供給和高水平科技賦能,面向制漿廢水零排放的膜制備、集成技術解決了制漿廢水零排放等世界級難題,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肯定;基于生物基材料研發的水稻專用肥被袁隆平院士指定為“超級雜交稻專用肥”……學校用“頂天立地”的實際行動展現了高校擔當。
對同學們而言,新時代大學生的挺膺擔當不僅在于以刻苦精神學知識,更在于以創新精神用知識,把專業知識真正轉化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希望同學們深刻理解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豐富內涵,積極融入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建設浪潮,以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方法、創新的實踐,將所學所長轉化成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行動,努力成長為學識淵博、素質全面、甘于奉獻的新時代強國青年。
人生因奮斗而精彩,青春因拼搏而亮麗。希望同學們以愛國為底色、以奮斗為引領、以奉獻為基石,厚植“丹心從來系家國”的情懷、賡續“書山有路勤為徑”的拼搏、涵養“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概,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C位”出道。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