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以“慧‘研學’,共赴銀杏‘好’課堂”為主題,舉辦鎮江市研學課堂實驗學校系列研究活動暨學校第十三屆“銀杏之約”教學節。期間,該校10余名骨干教師走上講臺、一展風采,市...
近日,江蘇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以“慧‘研學’,共赴銀杏‘好’課堂”為主題,舉辦鎮江市研學課堂實驗學校系列研究活動暨學校第十三屆“銀杏之約”教學節。期間,該校10余名骨干教師走上講臺、一展風采,市區教育專家蒞臨學校、把脈領航。這是該校鍛鑄“慧”教師團隊的一個生動縮影。
撥好“學教弦” 奏響“思政曲”
近年來,該校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總要求,著力提升全體教師的思想素養和綜合素質。全面推進以“創陽光學校、做陽光教師、育陽光學子”為內容的“陽光教育”工程,以“銀杏講堂”“積分管理”“讀書沙龍”為抓手,把“互聯網+”融入學習教育,創新活動形式,拓展活動空間,切實增強學習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黨團員為主體的“欣欣銀杏”志愿服務團隊,廣泛開展志愿導學、心理疏導、捐資助學以及結對共建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據統計,僅2022年,累計志愿服務時間就達到了1200多小時。
撥好“師德弦” 奏響 “修養曲”
該校以“鑄高尚師德,做陽光教師”為主題,通過系列教育活動,引導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校領導多次給教師們上師德教育課,強調規范辦學、關愛學生、廉潔從教的重要性,全體教師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舉行師德師風宣誓,進行師德師風自查。深入開展“我的師德故事”“雙減故事分享”等“好故事”分享活動,以教師自薦和推薦的方式評選優秀教育工作者、師德標兵,并廣泛開展“我最喜愛的教師”“德能雙優陽光教師”系列評選活動,營造出學習陽光教師、爭做陽光教師的濃厚氛圍。
撥好“業務弦” 奏響 “實踐曲”
該校通過“摸家底、筑愿景、分梯度、明措施”等方式,建立骨干教師發展梯隊,構建“陽光學堂”范式和評價體系。建立健全“三級研課”--推門聽課、大組觀課、小組磨課青年教師培養機制,切實做到課前“一課一研”,課后“一課一評”,重視“一課一思”。“銀杏之約”教學節是學校高層次的教學研討平臺,目前已發展成為學校的一張教育名片,從2009年至今,教學節已成功舉辦了十三屆。在這一屆教學節上,無論是“慧”情境語文、“慧”表達英語、“慧”玩數學,還是“慧”思維綜合學科,均以項目化學習為切入點,教師們踐行著學與教的變革,真正讓素養落地,讓成長有痕。
撥好“科研弦” 奏響 “奮進曲”
學校以課題研究、項目研究為抓手,扎實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以省級立項課題《陽光學子“5+2慧生活”的行動研究》為引領,全校有80%的教師參與其中,通過構建“慧思”“慧玩”“慧做”“慧助”“慧創”等課程,不斷喚醒和激發兒童的質疑、探究、實踐、創新、樂享等能力。京口區名師工作室、侯曉蕾陽光“玩創”數學工作室,以《探索教育現代化之路,爭當立德樹人“大先生”》為題,舉行系列研討活動,有效促進了教研工作的深入開展。學校還是首批鎮江市“研學課堂”實驗學校,學校開啟多維度、深層次的“研學課堂”探究之旅,為“雙減”新政賦能、為學生成長助力。
目前,該校的“慧”教師團隊已經形成,其中擁有省“333后備人才”1名,鎮江“金山英才”高層次領軍人才2名,市、區拔尖人才26人;在各級賽課中,累計有12名教師獲得30多個獎項;累計發表論文20余篇,獲獎論文超120多篇。榮獲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江蘇省優秀少年科學院以及鎮江市文明校園等稱號。學校先后培養了8名省級少年科學院院士,10位學生獲省級科學論文及創意評選一等獎,在鎮江小學界名列前茅。(王玉 梅永生 欒繼業)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