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上午,春寒料峭。興化市戴南鎮關工委、茅山學校關工委、婦委會組織茅山學校“關心下一代周報”小記者團全體成員,走進朝陽莊村,尋訪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興化市優秀共產黨員、原朱龍小學校長許...
2月16日上午,春寒料峭。興化市戴南鎮關工委、茅山學校關工委、婦委會組織茅山學校“關心下一代周報”小記者團全體成員,走進朝陽莊村,尋訪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興化市優秀共產黨員、原朱龍小學校長許良瑜。
年近古稀的許良瑜,在村150米長的二十四孝圖文化墻旁,滿面笑容迎接小記者們。在村黨群服務中心大會議室,許老侃侃而談。他結合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要求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為讓同學們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他首先向小記者們介紹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茅山教育事業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從教師自己動手制作的“泥課桌”、“泥凳子”、自己創新設計得到原揚州市教育局領導肯定的小木板黑板、水泥黑板,談到現在面目一新的教學大樓、燈火通明、空調、電子黑板一應俱全的現代化教室;從上世紀70年代學工學農學軍,談到朱龍小學復式教學經驗在全省推廣,同學們邊聽邊記,不時發出嘖嘖的贊嘆聲。
許老回憶了他的不少事業有成的學生當年在朱龍小學“泥桌子”上刻苦學習的事跡,勉勵同學們向學長學習,珍惜美好讀書時光,勤奮學習、學好本領,為將來報效祖國打下堅實的基礎。許老還向小記者們暢談了自己注重家風建設,科學培養子女成人成才的心得體會,勉勵小記者們誠實做人、敢于擔當、積極向上、身心健康。
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傳統美德,許老還介紹了自己孝敬90歲老母的親身經歷。他和愛人長年分居兩地,家屬在南京照顧兒孫一家。他自己在家陪伴老母親,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照料母親的衣食起居。天晴了把母親推出來曬太陽;天冷了及時給老母增添保暖的新羽絨服;母親想吃啥,不管多難,他都想方設法滿足。聽到這里,同學們都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