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聯合新京報社發起的“我重讀了一部經典”活動啟動。此次活動旨在引導大學生回歸經典,再次深入研讀文學、哲學、歷史等領域的經典作品。新京報將每月對活動投稿作品進行遴選...
“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自殺。”這是《西西弗神話》的開篇,也是荒誕哲學的序幕。加繆這位阻止虛無的荒誕哲學家,將自殺作為哲學首要問題,并非鼓勵死亡,而是逼迫我們面對:當生活失去其意義的外衣時,我們應如何繼續生存?
人類與其他生物的根本區別在于,求生不再是無意識的必然,而是變成了有意識的選擇。當人們開始思考“為何不選擇自殺”時,實際上是在尋找生命的真正意義。
加繆在書中深刻地探討了荒誕的本質,他指出荒誕源于人類對世界理性認知的追求與世界本身非理性存在的矛盾。人類內心深處渴望在宇宙中找到明確的意義和目的,但現實往往充滿了無常與混沌,這種反差催生了失望和挫敗感,這正是荒誕感的根源。
然而,加繆并未沉溺于悲觀主義或虛無主義。相反,他提出了一種積極的荒誕主義態度,即面對生活的荒誕性,人類應保持清醒的認識,并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命運,通過不斷的行動為生活賦予意義。
西西弗斯的故事完美地闡釋了這種態度。盡管他的努力看似徒勞,但他始終不懈地推動巨石。每一次推石上山的過程,都是他對命運的勇敢抗爭,也是對自由的不懈追求。這種抗爭和追求,雖然無法改變巨石最終滾落的結局,但卻賦予了西西弗斯的生活獨特的意義和價值。
在現代社會,人們常常陷入無意義的勞動之中,但并非沒有選擇。我們可以像西西弗斯一樣,選擇反抗,以堅定的信念面對生活的荒誕。這種反抗并非是對命運的徒勞對抗,而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是在無意義的世界中創造屬于自己的意義的過程。正如加繆所說:“攀登頂峰的斗爭本身足以充實人的心靈。”
在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人們往往將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作為衡量人生價值的唯一標準。然而,這種追求就像西西弗斯不斷推石上山,看似永無止境,卻難以獲得真正的滿足感。當我們意識到這種荒誕性時,或許可以嘗試像西西弗斯一樣,將注意力從結果轉移到過程本身。比如,工作中專注于提升技能,解決問題的過程;生活中培養興趣愛好,與家人朋友共享美好時光。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都可以成為我們對抗荒誕的武器。
加繆的荒誕哲學并非是一種消極的逃避,而是一種積極的入世態度。即使生活本身沒有意義,也可以通過自己的選擇和行動,賦予它獨特的價值。這種態度在當今社會尤為重要,因為它提醒我們,在面對生活的種種困境時,我們并非無能為力,而是擁有選擇的自由和創造意義的能力。
也許,這就是《西西弗神話》給予我們的啟示:在荒誕中尋找意義,在困境中堅持前行,這便是向死而生的真正含義。當我們學會像西西弗斯一樣,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的挑戰時,我們便能在推石上山的過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充實與美好。
文/楊丁豪 北京交通大學詹天佑學院學生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王心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