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的河流連通太湖,所以我們在每一條支流筑壩之后抬高地勢,順勢將太湖水引導到我們的農田水渠,水渠滿了之后,太湖水就自然流進了農田,河道里也會產生一種像太湖般漂亮的水面。”近日,在浙江省...
“我們村的河流連通太湖,所以我們在每一條支流筑壩之后抬高地勢,順勢將太湖水引導到我們的農田水渠,水渠滿了之后,太湖水就自然流進了農田,河道里也會產生一種像太湖般漂亮的水面。”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幻溇村文化禮堂,幻溇村黨支部副書記向中國計量大學“‘浙’鄉和韻”實踐調研團介紹當地的特色灌溉體系。
幻溇村黨支部副書記與團隊成員交流
今年7月以來,中國計量大學“‘浙’鄉和韻”實踐調研團隊先后走進杭州、湖州、嘉興的12個縣55個村落調研,深入了解在“千萬工程”戰略引領下,和美鄉村建設的實施成效與建設成果。7月下旬,調研團走進湖州市的幻溇村、三合村、達井村等十余村,深入學習和美鄉村“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建設中的寶貴經驗。
東林鎮三合村風景
鄉村在建設過程中遇到了哪些突出問題?當地通過怎樣的方式發展壯大?未來有怎樣的規劃和發展方向?……調研團聚焦鄉村建設中的重要議題,認真聆聽每一位鄉村建設者的心路歷程和經驗分享。
調研團獲悉,余山村依托索道發展貨物運輸業;曹家籪村引入現代科技發展星光農業,實現萬畝良田的高效利用;三合村利用自身獨特的文化遺產優勢發展瓷窯文化;達井村整合資源發展旅游業,傳承發展非遺……湖州市十余村努力優化資源配置,平衡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加強村民文化建設,努力實現鄉村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
通過實地調研,調研團成員總結發現,鄉村振興之路沒有固定模式,唯有不斷探索、勇于實踐,方能開辟出符合各村實際、促進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王怡楠 洪夢磊 傅金濤 占雪琪)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