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6日的首次志愿服務中,30余名小志愿者們分時分批在西城區各個路口的早高峰和晚高峰期間,上崗進行1個小時的交通安全志愿服務。
“前方紅燈,請您不要通行!”1月26日16:30左右,隨著北京晚高峰的臨近,路面上的車流人流漸漸增多。在北京市西城區菜市口十字路口四個方位非機動車道旁的安全島上,多了幾位身著紅色馬甲、手持小旗的小志愿者,他們在家長的陪伴下進行交通安全志愿服務。
小志愿者在交通路口進行交通安全志愿服務。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攝
記者了解到,為了提高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意識,進一步充實志愿服務力量,開拓中小學校園志愿團隊,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部、北京市西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聯合新京報發起了西城“小手拉大手 文明交通志愿行”活動。近30余名來自北京市西城區的小學生們在接受安全知識培訓后,作為志愿者持旗“上崗”,在家長帶領下走上西城區各交通路口進行交通安全志愿服務。
小志愿者在交通路口進行志愿服務
在1月26日的首次志愿服務中,30余名小志愿者們分時分批,分別在辟才胡同西口、南橫街路口、官園路口、宣武門路口、菜市口路口的早高峰和晚高峰期間,上崗進行1個小時的交通安全志愿服務。
在晚高峰期間的菜市口路口,綠燈時,小志愿者們會把旗幟順著前行的方向伸出;而到紅燈時,他們則會伸出小旗攔住路口的非機動車和行人,示意大家不要闖紅燈。
“闖紅燈是很危險的,請您稍稍等一下。”如果看到有的行人試圖闖紅燈,小志愿者們還會站出來勸阻。
1月的北京疾風正勁,晚高峰時分的氣溫在0度上下,早高峰時則更加寒冷。在路口站崗的小志愿者們凍紅了臉頰和雙手,卻仍然堅守崗位。
小志愿者們堅守崗位。 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攝
剛上崗的時候,有些小志愿者還有些手足無措,或因為靦腆而不敢開口。“你看現在這個方向是紅燈,你就可以把旗子這樣舉著。”“咱們跟大家去溝通,其實是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安全出行,所以不用覺得不好意思。”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以及家長在旁邊的指導和鼓勵,小志愿者們也越來越自信,漸漸在崗位上游刃有余。
在進行志愿服務時,人行道上走過一位推著小推車的老人,在路口等紅燈時小推車順著斜坡向馬路上滑去。眼疾手快的小志愿者趕緊幫助老人扶住小推車,把車拉回到平整的路面上,老人不停地向小志愿者表示感謝。
參與志愿活動引發孩子思考、助力成長
來自陶然亭小學的劉日芊志愿者告訴記者,她在這一個小時的志愿服務中看到了一些不安全的交通行為,比如站在路上等紅燈,還有人闖紅燈。“我發現每個想要闖紅燈的人,都是想要提前一點點,我想我下次再來的時候,可以跟他們說‘多等一個紅燈,總比出了事故威脅生命安全要好。’”劉日芊表示,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如果能讓交通變得更安全,還是很愿意來做志愿服務。
劉日芊的媽媽也表示,平時在家或者是出行的時候,經常會跟孩子講解交通規則,孩子也對交通安全有一定的理解。“我剛才觀察到,面對一些不太符合交通規則的行為,她可以主動地去跟大家溝通,引導大家做正確的事兒。我覺得這非常好。”劉日芊媽媽告訴記者,通過參加這次活動,孩子對于規則的意識更強了。“她跟我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交通規則的利與弊。她說‘交通規則表面上對大家是一種束縛,但是只有在這種束縛之下,大家才能擁有更多的自由’。孩子能有這樣的思考十分難得。”
“通過今天的志愿服務,我深刻地感受到交通安全的重要,它關系到每個人的自身安全。我今天看到有些人橫穿馬路,這非常危險,我會對他們進行提示和阻攔。此外,我也體會到了交通警察的辛苦。”同樣來自陶然亭小學的趙梓博說道。
“以前我沒有太留意過這些在路上維護交通安全的人,但是自己真切地體驗之后,我發現交警是一個非常偉大的職業,同時也非常辛苦,需要很強的毅力。我們日后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宏廟小學的何玥說道。
參與西城“小手拉大手 文明交通志愿行”活動的學生們。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攝
“對于現在的小孩,學習固然重要,但是提升綜合素質、參與社會實踐對孩子的個人成長更重要。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她理解了交通安全,對她未來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何玥媽媽對記者說道,“經過這幾次活動,我帶她出去的時候,她就會提醒我‘駕駛過程中不要打電話’‘要遵守交通規則’……我覺得這些不是通過說教能做到的,得讓孩子參與到社會實踐中,才能對這些問題有更深的了解。”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