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一早,北京工業(yè)大學2023年畢業(yè)典禮舉行,6701名畢業(yè)生共同見證圓滿完成學業(yè)、站在人生新起點上的“學成禮”。
7月4日一早,北京工業(yè)大學2023年畢業(yè)典禮舉行,6701名畢業(yè)生參加圓滿完成學業(yè)、站在人生新起點上的“學成禮”。典禮上,北京工業(yè)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聶祚仁作《答好時代考題,成就最好自己》的講話,他用“基礎題”“必答題”“附加題”做比喻,囑咐學生們“答”好未來人生路上的“三道大題”。
記者獲悉,在這一屆畢業(yè)生中,有大學四年72門課程全部滿績點,被推免至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城市建設學部2019級本科生;有含“研”量100%(3人推免、3人出國深造)的信息學部機器人工程專業(yè)學霸宿舍;有獲得北京市“十佳班集體”的環(huán)境與生命學部碩士2020級環(huán)境工程2班;有作為共同第一作者,讓北工大科技成果再登知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雜志的材料與制造學部博士生。
畢業(yè)典禮上,北京工業(yè)大學首次向?qū)W生們送出新版學位服作為畢業(yè)禮物。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回首過往,感慨萬千;奮楫揚帆,滿含囑托……在時代洪流中如何‘答好時代考題,成就最好自己?’臨別之際,作為你們的師長,有幾點感悟與大家共勉。”聶祚仁給所有畢業(yè)生帶來三點囑托,希望大家堅守初心,回答好正德修身的“基礎題”;勇毅前行,回答好報效國家的“必答題”;奮楫揚帆,回答好使命擔當?shù)摹案郊宇}”。“當今世界正處于急劇變革的時代,也深深地影響到每一個人。面對變幻莫測的時代大背景,該如何站穩(wěn)腳跟,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我的答案是——堅守初心。”聶祚仁希望同學們懷著一顆原本之心、赤子之心,砥礪品格、明辨是非,不因世事變幻而放棄信仰,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永遠與黨和人民站在一起;不論身處何方,都要心中有目標、行動有方向,心無旁騖求知問學,水滴石穿久久為功;不論在何種崗位,都能夠腳踏實地、追求卓越,肯下苦功夫、甘坐冷板凳,懂得“耐得住平凡才能成就不平凡”,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對于報效國家的“必答題”,聶祚仁引用孫中山先生的話表示,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建校以來的北工大人就將家國情懷融入血脈,將創(chuàng)新精神融入基因,始終與國家和首都發(fā)展同向同行,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首都重大工程有貢獻,國家超級工程有身影”。希望同學們胸懷“國之大者”,像校樹銀杏一樣,扎根沃土、堅韌沉著,勇?lián)鷷r代之責,回應國家之需。
聶祚仁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青年人的命運從來都與時代緊密相連,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xiàn)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希望同學們向榜樣學習,接好歷史的接力棒,把個人的成長發(fā)展融入民族復興的磅礴浪潮,保持奮斗者的姿態(tài),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堅定“功成必定有我”的決心,在黨和國家有需要時能夠挺身而出,在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能夠沖鋒在前,爭做偉大事業(yè)的生力軍,讓青春在擔當時代使命中閃耀光芒。“你們即將背上行囊,走出校門,游子遠行,未來可期,再次分享我曾寄語畢業(yè)生的詩句:‘但得有心能自奮,何愁他日不雄飛!’
更希望你們,點燃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激揚蓬勃向上的朝氣、夯實擔當作為的底氣,不斷追逐新時代的步伐。”
畢業(yè)當天,北京工業(yè)大學也給畢業(yè)生們送上了一份“走心”的畢業(yè)禮物——為畢業(yè)生定制并帶有專屬銘牌的學位服。這是學校首次為畢業(yè)生定制并贈送學位服,這套精心設計的新版學位服在借鑒國際通用制式和中國94版學位服基礎上,融入“中式盤扣”“祥云”等傳統(tǒng)東方元素,作為畢業(yè)禮物免費贈予每一位2023屆畢業(yè)生。
“當年我們用校旗校徽迎你們?nèi)胄#裉煳覀冇脤賹W位服為你們送別。母校會時刻牽掛著你們、祝福著你們,做你們勇毅前行的精神支柱、揚帆起航的堅強后盾,也期待你們常回家看看,母校永遠是你們可以依靠、可以停泊的港灣。”聶祚仁的一席話引來臺下陣陣掌聲。
來源:本文內(nèi)容搜集或轉(zhuǎn)自各大網(wǎng)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zhuǎn)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聯(lián)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fā)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wǎng)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