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是協同育人的時代。基于協同育人背景下的高校應當優化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融入人才培養體系,使之成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南京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南工...
新時代是協同育人的時代。基于協同育人背景下的高校應當優化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融入人才培養體系,使之成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南京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南工大”)提高認識、精準發力,多措并舉、堅持創新,奮力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上臺階,在人才培養、人才引育、學科建設等方面不斷創新模式與路徑,為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創業型大學貢獻創新創業力量。
聚焦創新創業教育思路,堅定協同育人任務
正確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才能科學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現協同育人核心目標。南工大深入研究行業發展需求,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無縫對接。
強力推動“集群式”專業建設。突破傳統專業界限,將自動化、機械工程等傳統專業組建為智能制造專業群,設置新的課程體系,使各專業與群內交叉專業的知識體系無縫對接;打造新的智能制造實踐平臺,通過創新創業項目讓不同專業的學生匯聚一堂,在實習、競賽、創新項目等實踐中鍛煉專業群學生的跨界融合能力;確立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協作意識為重點的專業群課程思政目標,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與創新創業實踐訓練,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
與南京市溧水區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著力創新理念模式與運行機制,合作建設科技創新、創新創業孵化等平臺,加快推進項目落地,校地攜手共答產教融合創新之卷;與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校企戰略合作協議,不斷豐富校企合作的內涵,持續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大量走訪校友企業,深入對接產學研合作,著力打造“母校—校友”發展共同體,貫徹創新創業新發展理念。
推進創新創業實踐落地,拓展協同育人抓手
南工大以賽促學、以賽促創,構建“理論加實踐”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體系,多舉措推進創新創業實踐落地,強化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拓展協同育人重要抓手。
以參加學科競賽作為“雙創”教育落地的重要抓手。學生斬獲2020年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金獎;參加第八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榮獲社會企業專項組金獎,并獲評2021年度“成思危社會企業獎”;在2021年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第四屆智能制造賽中先后斬獲單項獎一等獎、團體獎二等獎等8項榮譽,在本科生組工業網絡組網與網絡安全賽項中排名第一,參賽學子獲摩莎科技有限公司頒發的工業以太網助理工程師培訓證書;在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取得歷史性突破,共獲得高教主賽道國家金獎2項、銀獎1項,產業賽道國家銅獎1項;在第十四屆“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中獲得建筑、機械等類別團體一等獎與個人全能一等獎等多個獎項;先后兩次獲得“福特優行大學生創新挑戰賽”全國總冠軍;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綠色染整科技創新競賽中榮獲一、三等獎。
承辦并積極參加第四屆全國大學生化工實驗大賽全國總決賽,連續三年奪得該項賽事全國特等獎,彰顯了化工專業學生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彰顯了化工人才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成效;成功承辦5屆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江蘇賽區比賽、3屆江蘇省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這些都是學校多年重視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及創新能力的生動表現,也對創新創業工作起到有效的激勵與促進作用。
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構建協同育人生態
南工大著力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環境,廣泛推廣創新創業活動,營造創新創業文化氛圍,為學生構建協同育人良好生態。
入選國家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首批瑞士喬治費歇爾智能制造創新實踐基地培育建設單位及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校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創客夢工場)入選首批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推動形成“專業教育+‘雙創’教育”深度融合的協同育人生態。
連續舉辦兩屆校“科技創新月”活動,設置科技創新類、產學研合作類、管理賦能類及人文社科類四大類型40余項豐富多彩的科創活動,推動科技創新交流,在校內營造濃郁的學術氛圍,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
持續推進“創新攀登”工程,優化學生第二課堂“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鏈”建設,要求學院積極謀劃成為創新創業教育主導者,要求各職能部門緊密協同打好創新創業教育“組合拳”,要求指導教師善于引路打出創新創業教育特色牌,共同發力強化第二課堂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建設。
持續孵化創新企業項目,為各類學生創業團隊提供專業指導、資源支持等,迄今已經孵化科寧多元醇、松果仁研習社等多個創業品牌項目,進一步優化了校內創新創業氛圍。
啟動“時鈞班”創建與評定活動,明確“時鈞班”的先鋒模范作用,將“時鈞精神”內化為南工大學子的自學追求,鼓勵學子爭做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舉辦“大學生年度人物”風采展評會,展示脫穎而出的大學生年度人物在創新創業等方面的風采,讓他們講述創新創業實踐等方面的事跡,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引導學生投身創新創業洪流;舉辦“十大杰出青年學生”評選會,樹立創新創業、勤奮勵志等類別的青春榜樣。
打造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夯實協同育人基礎
南工大著力發揮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優勢,在創新創業實踐中發現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打造爭做“大先生”的創新創業型優秀師資隊伍,讓更多“千里馬”在“雙創”協同育人中作出應有的更大貢獻。
以“智取+硬招”招攬人才。實施人才舉薦制度,先后向索爾維集團中國研發與創新實驗室主任、布雷博股份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兼CEO等多位專家頒發“人才大使”聘書;以常態化舉辦的“探智”國際青年學者論壇等為抓手,扎實推動了全球化招才引智工作,著力匯聚、招攬海內外青年才俊;以“定制”的優厚待遇條件招攬第一層次A、B類人才。
著力培養“校本”人才。探索形成“大師+團隊”“教學+科研”和“基礎+應用”等南工大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了一批學科領軍人才;與地方政府部門、行業龍頭企業共建上百個研發中心,教育鏈、創新創業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讓青年教師在戰略需求和生產一線需求中培養創新意識和實戰能力。
啟動“硅巷”現代化產業園區,讓建設類重點實驗室、學科平臺、設計院及相關咨詢機構扎根園區,鼓勵教師在園區創新創業,將論文寫在“硅巷”發展的藍圖中。
(王中元)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年8月24日 第4版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