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江蘇省鎮江第一中學2021級12班全體同學來到中國醋文化博物館,開展為期一天的“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邂逅一場別開生面的醋文化盛宴。鎮江有“三怪”,居于首位的便是“香...
7月8日,江蘇省鎮江第一中學2021級12班全體同學來到中國醋文化博物館,開展為期一天的“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邂逅一場別開生面的醋文化盛宴。
鎮江有“三怪”,居于首位的便是“香醋擺不壞”,提起鎮江香醋,那可真是享譽國際。香醋到底是怎樣釀造出來的呢?帶著疑惑,同學們來到中國醋文化博物館。走進博物館大門,一組從恒順中山西路老廠區搬遷過來的食醋主題雕塑矗立在廣場東部,似乎在靜靜述說著鎮江制醋人為鎮江醋業繁榮而默默探索、追求的奮斗歷程。在醋史館,一座仿上世紀70年代鎮江恒順醬醋廠的老廠門建筑,喚起人們親切的記憶。在老作坊,游人可領略到民國時期鎮江醋廠的造醋場景。陳列館里布展了包括恒順、山西、山東等地,以及來自美國、日本、德國等10多個國家的數百個醋產品。
中國醋文化博物館張藝副館長為同學們介紹了鎮江香醋的釀造過程。鎮江香醋以上好的糯米為原料,經過蒸飯、酒精發酵、醋酸發酵、淋醋、煎醋等多個步驟,共計8個多月的制作才算完工。在這繁雜的工序中蘊含的,不僅是中國傳統的匠人手藝,也是傳承千年的醋文化。
活動結束后,同學們交流分享起自己的參觀感受。“博物館的設計和建造,處處透露著江南園林的精致,處處流淌出古典氣息。”高一(12)班況愛真同學表示,“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本醋文化的回憶錄,在歷史的面前,我們需保持敬畏,珍惜祖輩留下的豐厚遺產,為傳承和發揚醋文化,出一份力,盡一份責!”
高一(12)班 楊卓妍同學向記者表示,今日的參觀讓她對工匠精神留下了深刻的理解和深切的體會。“從鎮江醋廠的百年歷史、純手工勞作傳統工藝的精細到如今機械化生產現代工藝的巨大進步,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理想信念,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高一(12)班 侯凱文同學感慨:“在醋文化博物館品嘗一口香醋,肩上就多了份鎮江人的使命與擔當,傳統文化不應該被時代遺忘,前輩的工匠精神,后輩需繼承弘揚。”
高一(12)班劉聿凡媽媽認為暑假社會實踐活動對孩子們的文化熏陶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次精心組織的‘征途’讓孩子們開拓了認知視野,播下了夢想種子,點燃了希望‘心燈’,看似一個小小的活動,卻孕育著大大的智慧,更像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一次愛國主義的精神洗禮!”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