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青年說》欄目策劃推出“鄉村教育者手記”,為鄉村校長和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分享教育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助力鄉村教育先行區建設。
編者按:即日起,《青年說》欄目策劃推出“鄉村教育者手記”,為鄉村校長和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分享教育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助力鄉村教育先行區建設。
以下是濰坊市臨朐縣辛寨街道辛中小學王慧老師的教育手記: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孩子們齊聲朗讀著作者許地山的文章《落花生》,聲情并茂,鏗鏘有力。
新學期,一切都是新的。新學科,新班級,新面孔。
新學期,我被安排到新的班級任教語文和道德與法治兩門學科,不再任教英語,也不再擔任班主任。有所不同的是,英語任教三個班,語文任教一個班,不過工作量是一樣的。
語文課程較多,每周十八節,再加上兩節早讀課,最多的一天有六節課。所以,即使是新面孔,我和新班級的孩子們卻很快熟絡起來,孩子們的眼神由初見時的好奇與期待很快轉為輕松與自在,我們在課堂上也很快達成默契。
開學第一天放學后就接到原來班級好幾個家長的電話,孩子回家說換班主任了,在家里難過地抹眼淚,問我能不能再回原來的班級任教,還有一年就小學畢業了,怎么就換老師呢?孩子回家一直鬧情緒......
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總是美好而快樂的,一想到原本純真燦爛的笑臉上掛著淚痕,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可學校安排已定,我也只能安慰和開導孩子們。教了他們這些年,他們已經習慣了有我在身邊,對我形成了依賴,我們之間不僅是師生情,還有友情,工作調整后,我心里也是事事掛念著孩子們。
讓我倍感溫暖與感動的是,原來任教的學生時常會“不遠千里”來找我,用“不遠千里”來形容是因為雖是同一個年級,卻不在同一個樓層,一班到四班在一樓,五班和我任教的六班與他們相隔兩個樓層,分布在四樓的東西兩頭,孩子們每次上來都累得氣喘吁吁。
下午的大課間時間很長,足足有一個鐘頭。今天正好有點空,于是,我早早來到一樓等待孩子們下課。鈴聲一響,我心里竟不自覺地緊張和期待起來,不知孩子們看到我會是什么反應?
教室門推開了,幾個孩子眼尖先看到了我,眼睛一下就亮了,喊著跑了出來。緊接著,孩子們都朝我這邊聚過來,這下可好了,二班三班的孩子也被他們吸引過來了,把我里三層外三層地團團圍住。
“老師,你為什么不教我們了?”
“老師,你為什么不教英語去教語文了?”
“老師,還是你給我們當班主任吧!我們肯定聽話!”
“要不,你來給我們上語文和道法課吧!”
“這個班主任不讓我們去四樓,大家都可想你了!”一直給我擔任課代表的琪琪撅著小嘴說道。
“我這不是來了嘛!以后我常來,歡迎不?”
“歡迎!歡迎!老師,你快回來吧!”
“回來吧!回來吧!”孩子們撒嬌地喊著。
正說著話,只見明明一溜煙地跑進了教室,緊接著又出來了,一只手里拎著凳子,另一只手伸上前分開了人群:“老師,你坐。”這個平時不善言辭的男孩用行動表達著他對老師的愛。
孩子們一見到我總有說不完的新鮮事,他們細數著假期里的趣事,分享著讀過的課外書。
老師一連任教同一班級多年或是任教到學生畢業,與學生彼此之間的情誼,內心的不舍與牽掛,會在分開的這一刻毫無保留地全部表達出來。孩子們是純真的,他們不會像我們成年人一樣對內心的情感有所保留,他們率真而直接地表達著對老師的愛和想念。多年任教建立的師生情,讓我們在看不到的地方時時牽掛著彼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 鞏悅悅 策劃整理)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