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自愿購買原則,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學生、家長購買校服。
每年定期開展校服質量聯合專項檢查,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學生、家長購買校服,嚴禁不按標準生產和采購校服的行為……7月3日,記者從北京市教委官方微信公眾號“首都教育”獲悉,《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征求意見稿)》)已公布,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記者了解到,《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了要強化選用管理、規范采購流程、嚴格質量監管、強化監督問責等八項共計22條細則。
根據大多數家長的意見,決定學校是否選用及如何選購校服
針對校服管理,《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校服管理實行“屬地管理、程序公開、嚴格標準、學生自愿”的原則,建立教育行政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分工協作、聯合監管工作機制。
其中,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統籌規劃全市校服工作,制定校服工作有關政策,規范指導、監督協調區教育行政部門校服日常管理工作,加強與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和聯動,每年定期開展校服質量聯合專項檢查,督促學校、校服生產企業等共同做好校服管理與服務工作。
在校服選用上,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學生自愿原則,明確校服工作管理和選用采購的責任主體及工作職責,制定本區校服選用采購規范流程,明確校服執行標準、采購時段及套數、定價機制、收費要求等內容;建立選用采購工作臺賬管理、合同備案及信息通報制度;要用好信息化手段,提升日常監管能力。
同時,中小學校要嚴格按照區教育行政部門關于校服工作的要求開展工作。在深入論證和與家長委員會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根據大多數家長的意見,決定學校是否選用校服及采用何種模式選購校服,并向區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建立以學校和家長委員會為主體,由學生代表、家長代表、社會代表等多方參與的校服選用組織,負責選用、采購工作。堅持自愿購買原則,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學生、家長購買校服。
嚴禁不按標準生產和采購校服的行為
針對校服采購,《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本區實際,確定校服選購模式,并加強對校服采購學校的指導監督,不得違反市場原則采取“定點”“定商標”等方式干涉交易。
中小學校在校服選用采購工作中要廣泛征詢家長意見,做到公開透明、規范操作,特別是學校集體決策、征集采購意向、組建選用組織、發布采購需求、確定供貨企業、公示采購結果、簽訂采購合同、校服檢查驗收、售后服務監督等各環節要分工明確,責任壓實,相應材料要全部存檔備查。
針對家長普遍關心的校服質量問題,《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校服生產企業應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組織生產。校服安全與質量應符合GB/T31888《中小學生校服》、GB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31701《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等國家標準。有條件的區、學校、企業可適當提高相關指標要求,鼓勵在校服招標采購、生產銷售、質量檢驗等工作中應用團體標準。嚴禁不按標準生產和采購校服的行為。
中小學校在接收校服時要進行檢查驗收,查看產品質量檢驗報告和質量標識。選購的校服應具備齊全的成衣合格標識和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本批次成衣質量檢驗合格報告。鼓勵實行“雙送檢”制度,檢驗費用不得強制向學生家長收取。
此外,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校服供貨企業的日常監督檢查,建立校服企業“黑名單”制度。
以舊換新、以大換小,探索學生校服循環使用模式
在校服的使用上,北京提出要培育踐行綠色環保節約理念,探索學生校服循環使用模式,創新校服以舊換新、以小換大等回收利用機制,厲行勤儉節約,減少資源浪費。
同時,還要加大校服發展保障力度,學校要對家庭貧困學生、革命烈士子女、孤兒、殘疾兒童等采取多種措施無償提供校服,減輕其家庭經濟負擔。鼓勵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公益捐助學校或學生校服。
針對校服生產、銷售、采購等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要加強監督和管理。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學校建立校服質量問題報告制度,發現校服質量問題,第一時間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妥善處理,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報告,配合相關部門對有質量問題的校服進行調查處理。
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生產、銷售環節校服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依法查處生產不合格校服的生產企業和在市場上發現的銷售不合格校服的銷售企業;情節嚴重的,依法吊銷營業執照。定期向同級教育行政部門通報出現嚴重質量問題的校服生產企業名單,由各區教育行政部門明確采購單位不得將其納入本地區校服供貨單位。
此外,各區教育行政和市場監管部門還要指導學校建立評價反饋機制,定期組織開展校服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及時反饋校服供貨企業,并作為是否續簽合同及今后采購的評價參考。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