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考”后的“未來選擇”,成為擺在眾多高考生、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面前的一道重點題。
“300萬!”“500萬!”6月15日,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學高二年級生涯教育主題班會《我的職業價值觀探索》上,一場與眾不同的“拍賣”正在進行,同學們盤算著手中的“籌碼”,希望把自己珍視的標的“收入囊中”。同學們“拍賣”的標的不是某個具體的物件,而是一個個職業價值觀。
“成就滿足”“生活方式”“經濟回報”……記者注意到,每位同學手中有500萬“籌碼”,隨著“拍賣師”一次次落槌,15個職業價值觀很快以不同價格“成交”,競拍成功的同學可以拿到一張對應的“職業兌換券”。
這是豐臺區小初高一體化生涯教育主題班會展示與研討活動現場。2023年全國高考剛剛結束,志愿填報即將啟動,“人生大考”后的“未來選擇”,成為擺在眾多高考生、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面前的一道重點題。
一位同學在主題班會上競拍得到的“職業兌換券”。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
生涯教育橫跨多個年級、層層深入遞進
上述主題班會課的授課老師是十八中方莊校區高中部教師李丹陽,她介紹,這次主題班會設計思路是層層深入的:先是讓同學們認識職業價值觀,再是探索職業價值觀,然后進一步澄清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最后能夠發揮職業價值觀的激勵作用,點亮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和未來。
在另一間教室,高二、高三年級的生涯教育主題班會《專業選擇三部曲》正在分小組進行。每個小組中除了高二高三年級同學外,還有一位特殊的成員,他們是已經進入大學的學長學姐。
“選擇一個專業之前,先了解這個專業的內涵是什么?主干課程都有哪些?就業前景怎么樣?”在這堂生涯規劃課上,學校和老師邀請了多位大學生來到課堂上,和即將畢業的同學們面對面,分享自己選擇專業的歷程和經驗,以及進入大學后對專業學習的感受,同齡人之間的交流讓同學們更容易理解、更好地借鑒。
記者注意到,每堂課各有亮點:在高一年級《6選3探秘之旅》主題班會上,老師帶著同學們認識新高考選科“6選3”要考慮的因素,探索其與未來大學專業及職業發展之間的關聯,并邀請了學生家長代表到場,給出建議、吐露心聲;
初二年級《心之所愛,“職”點迷津》主題班會上,老師設計了一場“太空志愿招募”,應征的“志愿者”們通過選擇不同的崗位身份,為“空間站”做出不同貢獻;
初一年級《發現優勢,綻放自我》主題班會上,老師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框架模型,引導同學們發現自身在不同領域的優勢與潛能……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教育處主任佟萌介紹,課程從初一到高三橫跨多個年級,每個年級生涯教育的主題不同:從興趣探索,到選科,到職業價值觀,再到專業選擇,逐層深入遞進。這背后是一體化德育體系設計,學校構建了初高中6年學業規劃、職業生涯規劃、人生生涯規劃三個層次組成的生涯結構系統,來支持學生自我發展。
應征的“志愿者”們通過選擇不同的崗位身份,為“空間站”做出貢獻。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
生涯教育事關生存,不僅停留在職業選擇層面
“談到生涯教育,很多人的理解更多停留在職業生涯層面,實際上,生涯教育的寬度和厚度遠遠不止如此?!痹谪S臺區教委副主任郝玉偉看來,生涯教育絕對不僅僅是學科選擇、專業選擇,更是價值選擇、人生體悟。
“如果說,心理健康中的危機部分事關生死,那么,生涯教育事關生存。”在主題班會后的研討會上,北京教科院課程中心生涯與學生發展指導項目負責人王紅麗對生涯教育的價值給出定位。
如何提升生涯教育的有效性?王紅麗認為,首先要能有效協助學生解決問題,包括選考、選專業、選人生道路;更重要的是要能促進學生成長,幫助學生理性認知、心智成熟、建立信心,從內心追求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
她建議,在做好選考、選專業指導之外,要讓更大范圍的老師們“全員”參與到生涯教育中,同時強調“融入”,即在學科教育中融入生涯教育的內容。
研討會上,北京市第十八中學校長管杰強調了一體化設計的重要性?!靶W、初中、高中的學段劃分實際是人為分割,長期以來各學段重視各自學科體系建設,對人的成長規律下的學段銜接有所忽略。尤其作為一所十二年制學校,強調對人的整體教育和生涯規劃,是我們的初衷和使命。”他希望,這樣的主題班會能夠逐步常態化,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課堂更多地發出學生的聲音。
此次活動由豐臺區教委、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心理教研室、豐臺區教育學會教育心理研究會主辦,北京市第十八中學承辦。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