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預計在軌運行工作1年,可以進行無線電信標發射、語音及圖像信號傳遞、太空攝影等多項科普活動。
12月9日14點35分2秒,“豐臺少年二號暨少年夢想二號”科普衛星(代號CAS-5A)搭載捷龍三號遙一運載火箭在位于黃海海域的海上發射平臺上發射升空,724秒后衛星順利從運載火箭分離進入預定軌道。
數分鐘后,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業余無線電愛好者接收到了衛星信標信號和遙測信號。隨后,愛好者們通過衛星無線電轉發器進行了雙向無線電通信,“豐臺少年二號暨少年夢想二號”衛星的發射圓滿成功。
豐臺少年二號暨少年夢想二號科普衛星相關課程。受訪者供圖
豐臺區10所中學31名青少年自主研發衛星
據了解,2016年11月10日,隨著我國第一顆由中學生參與研制的科普衛星——“豐臺少年一號暨少年夢想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搭載長征11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在全國范圍內引起強烈反響,青少年關注航天的熱情持續升溫。
據豐臺區教委,“豐臺少年二號暨少年夢想二號”是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大力支持下,由北京市多校聯動共同打造的一顆學生參與度更高、功能更加強大的科普衛星。
二號衛星課題自2017年正式啟動。來自北京市第十二中學、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北京市航天中學、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云崗中學、北京教育學院附屬豐臺實驗學校、北京市豐臺區豐臺第二中學、北京市大成學校、首都師范大學附屬麗澤中學、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北京市第214中學共10所中學31名學生作為二號衛星課題組成員參與小衛星的課題研究。
與“一號衛星”相比,“二號衛星”的無線電通信功能更加強大,增加了太空攝影、圖像傳遞發送、實驗搭載等多項功能,技術要求更高。
圍繞衛星課題研發新課程、新教材
據悉,二號衛星課題正式啟動后,兩年時間里學生們系統學習了航天和無線電技術基礎,包括運載火箭、衛星工作原理、人造衛星的應用、衛星結構和電源設計、衛星星體和電源制作、衛星遙控遙測和無線電通信等8個專題內容,進行了教學衛星組裝、衛星結構調整設計、地面衛星測控與衛星無線電中繼通信通聯等內容學習和實踐。
在此基礎上,東高地青少年科技館總結梳理開設的新課程,開發了《青少年航天基礎課程》叢書(共5個分冊),于2019年9月正式出版并在全區中小學推廣使用。
2022年初,經多方聯絡溝通,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方面批準,確定二號衛星搭載捷龍-3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新的運載火箭,需要對二號衛星進行改進:制作新的彈射裝置、采取新的衛星離軌及避碰措施、重新測試衛星性能等。
在衛星測試過程中,東高地青少年科技館還開展了為“豐臺少年二號暨少年夢想二號”科普衛星征集搭載語音、征集首日封等多項活動。在全市范圍內征集語音,精選贈言66條,以及最具代表性的首日封圖片存入衛星芯片,為后續通聯活動做儲備。
二號科普衛星課題面試。受訪者供圖
衛星科普推動豐臺區航天特色教育
記者從豐臺區教委了解到,豐臺少年二號衛星預計在軌運行工作1年,可以進行無線電信標發射、語音及圖像信號傳遞、太空攝影等多項科普活動。
航天科技特色一直是豐臺區教育的“名片”,發揮東高地航天城的地域優勢,以東高地青少年科技館為載體,為廣大青少年搭建航天科普教育平臺、科學探究操作平臺、科學成果展示平臺,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豐臺區教委表示,這些航天科普活動必將激發更多學生去認識航天、了解航天、觸摸航天,促使更多青少年對航天科技產生興趣,在學習中創新、在創新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長。圍繞“豐臺少年二號暨少年夢想二號”衛星的研制、發射、運行,必然從不同角度深入推動豐臺區航天特色教育,也對航天事業后備人才的培養起到積極作用。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