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南、石磊等多位知名科學家、科技工作者走上北京10所中小學校講堂,為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開學第一課”。
科技進步的源頭是什么?“科幻小說鼻祖”凡爾納三部曲中的內容都實現了嗎?為什么錢學森說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同樣重要?……新學期開學首日,陳光南、石磊等多位知名科學家、科技工作者走進北京10所中小學校課堂,為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開學第一課”。
新京報記者獲悉,今年5月,140個單位被命名為2022年度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其中26個基地位于北京。新學期開學之際,北京市科協聯合新京報邀請由老科學家、科學家后人、相關研究專家或青年科技工作者組成的“科學精神宣講團”走進校園,向孩子們講述自己的科研經歷、老一輩科學家的故事,讓青少年感悟科學家精神。
9月1日,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副團長石磊先后來到北京景山學校和府學小學,帶孩子們走近科學大師錢學森,介紹錢學森不平凡的一生,以及他的工程科學、工程控制論和系統科學等學術成就為我國力學、航空航天和教育事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石磊現場講述錢學森生平。 新京報記者王嘉寧 攝
同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導陳光南則登上北京四中璞瑅學校和人大附中經開學校的講臺,結合實際案例與初中的孩子們分享“機遇與基礎”,介紹攻堅克難創新的過程和其中的酸甜苦辣……
科學家陳光南在北京四中璞瑅學校與學生們互動。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
據悉,在此次活動中,還有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張宇慶走進史家教育集團革新里小學,高級工程師高玉峰走進廣渠門中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張德良走進景山學校通州分校,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副教授張嶸走進人大附中亦莊新城學校,北京大學王選紀念室主任叢中笑來到史家小學通州分校,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張厚英走進呼家樓中心小學……從地球到星空,從當今世界格局突變到國家間科技較量,讓青少年感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新的內涵。
這標志著由北京市科協聯合新京報舉辦的2022年“科學家精神進校園”活動在北京市全面啟動。據悉,今年十月的校園科技節,主辦方還將邀請科學家再度親臨校園,與師生互動,啟發青少年創新思想,培育科技報國的遠大理想。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