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本科不牢、地動山搖!2018年,教育部召開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吹響了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號角,也打響了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攻堅戰。 2019年,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本科教育...
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本科不牢、地動山搖!2018年,教育部召開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吹響了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號角,也打響了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攻堅戰。 2019年,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 22條“硬舉措” 。
一年來,全國各高校在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中進行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探索,真正做到 “學生忙起來、教師強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 下面,就一起去看看這些高校的做法吧~
本科綜合論文答辯現場專家檢查
嚴格執行課程成績評定標準
學生考試試卷質量檢查
第二學位質量評估
修訂處分相關規定
……
一起來看
清華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招
↓↓↓
清華大學
“作業查重”“取消畢業生重考”
一系列措施讓管理嚴起來
開展作業查重服務。為了加強課程質量管理,清華大學質量中心每學期為全校教師提供作業查重服務,以鼓勵學生堅持原創意識,杜絕課程作業抄襲、拷貝等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取消畢業生重考安排。學生如有培養方案內課程出現不及格,則必須在課程開課學期再次選課重新修讀。
嚴格執行課程成績評定標準。學校發布了關于嚴格執行學生課程成績評定標準的通知,禁止學生要求任課教師更改成績,而應按照成績復議程序申請復議;支持任課教師嚴格執行課程成績評定標準,保護教師公平公正評分的學術權力;要求各院系加強學生誠信為學教育,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引導學生遵守學校教學管理有關規定。
堅持以本為本
制定實施
《一流本科教育行動計劃(2018-2020)》
系統推進
專業結構調整、培養方案優化
課程質量提升等14項改革舉措
真正讓教學實起來
……
一起來看
浙江大學的做法
↓↓↓
浙江大學
“一攬子”改革舉措
讓課程質量高起來
課程質量提升。 浙江大學對標國際一流名校的本科通識教育,通過建設系列課程標準,對接國家一流課程建設計劃,完成近300門通識課程、系列基礎課程的提質和重建。2019年,首次發布《浙江大學通識教育白皮書》,系統梳理浙江大學在通識教育領域的培養模式、培養路徑、管理機制、課程體系,提出“一攬子”舉措。
科研能力培養。 開展本科生科研實踐計劃,改進科研訓練、畢業設計(論文)等培養環節,推動本科生盡早進入實驗室、融入科研團隊,加強本科生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的培養。
全力打造“金課”
打造“嚴”“寬”兩相宜教育生態
讓學習主動起來
以教師能力精進為關鍵
建立教學質量閉環機制
……
一起來看
廈門大學課程教學管理上的實招
↓↓↓
廈門大學
推進“以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模式
讓教學活起來
在課程教學管理中引入PDCA質量管理循環理念,建立起以“學”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課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廈門大學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實施“課程建設規劃(PLAN)--課程教學實施(DO)--課程教學質量監督評價(CHECK)--總結提升(ACTION)”閉環機制,并輔以“課程教學條件保障體系+監督與激勵體系”作為支撐與保障,實現課程教學的全流程管理與保障,最終構建起學生“樂”學,教師“樂”教并自我高效運轉的課程教學生態圈。
推進“以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模式,讓教學活起來。以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為突破口,倡導翻轉課堂、混合式、互動式等教學方法,推行“小班教學”“大班授課+小班研討”。打造線上線下融通、課內課外互動的學習空間,推動小組學習、合作學習、團隊學習,建立“師生”成長共同體,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學習和實踐學習。
為本科生配備碩導、博導
甚至院士作導師
打破“一選定終身”
讓學生擁有100%自主再選專業的權利
讓本科教學充滿 “含金量”
……
東南大學
為培育領軍人才畫出了“硬核”路線圖
↓↓↓
東南大學
“三制五化”育人模式改革探索
讓本科教學充滿“含金量”
打破“一選定終身”,讓學生擁有100%自主選擇專業的機會。遵循學科規律,按照“強勢工科、優勢理科、精品文科、特色醫科”的學科布局,進行頂層設計,實施跨學院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學生進校后,100%有再次自主選擇專業的機會,避免高考時對專業選擇的盲目性與從眾性,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可按照自己的興趣與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碩導、博導甚至院士為本科生做導師。東南大學推出了“三制五化”育人模式改革探索導師制、書院制與完全學分制,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為本科生配備碩導、博導和院士等在內的優秀導師,為本科生搭建最好的指導平臺,在潛移默化中培養本科生的學術素養和規范。
構建“四維度教師培訓全覆蓋體系”
實施“雙證上講臺”制度
深化“探究式-小班化”課堂教學改革
深化全過程學業評價改革
構建研究生助教體系
……
一起來看
四川大學振興本科教育的實招
↓↓↓
四川大學
實施全過程學業評價考核
讓課程難起來
實施全過程學業評價考核,改變“期末一考定成績”的做法,將課堂討論、平時作業均計入總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原則上占總成績比例不超過50%、平時考核不少于6次。100%課程都實現了全過程考核。 考核強調 “四個結合”,即標準與非標準考核相結合、靈活考查與基礎考核相結合、動態與靜態考核相結合、個人與團隊成績相結合。
四川大學制定了《關于加強“學業挑戰度”的指導意見》,強化課內外管理,要求平時作業既要圍繞知識點進行設計,又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杜絕網絡抄襲和雷同。為期末考試卷面成績設置“強制達標線”,引導學生在課程學習的全過程都必須全身心投入。
嚴格規范學籍管理
嚴肅考風考紀
強化警示教育
嚴抓教學秩序整頓
重構本科教學質量保障監測新機制
……
蘭州大學
“嚴”字貫穿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過程
↓↓↓
蘭州大學
加強畢業論文全過程管理
嚴把畢業出口關
修訂學籍管理辦法。對超最長修學年限滯留學籍學生進行篩查清理,清退滯留學籍者61人。每學期對必修和限選課程累計不及格達20個學分的學生進行降級試讀處理,加強對學生學業過程監督和預警,注重警示與幫扶、嚴管與厚愛相結合,幫助學生克服學業難關。
加強畢業論文全過程管理,嚴把質量關。 為進一步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營造學術誠信氛圍。2019年度畢業論文工作增加了答辯后畢業論文“文字復制比”檢測環節、建立畢業論文全文收錄數據庫制度、開展了已畢業學生畢業論文質量抽檢工作,嚴把畢業出口關。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