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高校文科人才培養實質性“脫虛向實”,將人才“軟實力”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2024年9月,山東大學面向全國發起首屆大學生新文科實踐創新大賽。12月20日至22日,由山東大學主辦的首屆大學...
為推動高校文科人才培養實質性“脫虛向實”,將人才“軟實力”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2024年9月,山東大學面向全國發起首屆大學生新文科實踐創新大賽。12月20日至22日,由山東大學主辦的首屆大學生新文科實踐創新大賽決賽在山東濟南舉行。
山東大學黨委書記任友群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大賽既是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文科實踐育人改革的生動實踐。希望同學們堅持實踐出真知,實踐長真才,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山東大學將繼續扎實做好大賽組委會工作,與兄弟高校攜手并肩,進一步開拓實踐育人新空間新陣地,打造推動教育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培育拔尖人才的重要平臺。
濟南市副市長任廣鋒表示,大學因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校地因融合而強。本次大賽的成功舉辦,為進一步深化高校、地方、人才全方位合作開辟了新空間。濟南市將持續深化校地協作,探索人才交流共享、項目成果轉化等合作模式,為教育強國、文化強國培養更多時代需要的高素質文科人才。
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王浩表示,此次大賽為學生們學習交流、拓寬視野、提升能力提供了寶貴平臺,期待各方以大賽為契機,推動高校實踐育人改革,著力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切實回答好“教育強國、山東何為”的時代命題。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柏華表示,浪潮始終支持并鼓勵青年人才的成長發展,希望大賽能激發同學們的創新思維,提升實踐能力,為企業發掘人才、促進產學研融合提供支撐,為社會培養更多具備跨學科視野和創新能力的新時代人才。
本次大賽共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67所高校的17萬余名學生報名參賽,項目數近2.5萬項,涉及文理工醫各個專業。經過初賽和決賽網評賽,來自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84所高校的404個項目晉級決賽現場賽,并進行現場展示和答辯。經過緊張激烈的小組賽選拔,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牡丹江師范學院、華東政法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山東大學、四川美術學院、陜西中醫藥大學的10個項目晉級冠軍爭奪賽。
頒獎典禮上表彰了101項金獎獲獎項目,頒發了優秀指導教師、優秀組織單位等獎項。
“智構新生——人工智能賦能考古學科數字化轉型”項目,“星心計劃——西部孤獨癥群體融合就業服務領航者”項目、“以畫療心——聚焦視覺干預點燃自閉癥群體新希望”項目分獲冠、亞、季軍。
吉林省教育廳、黑龍江省教育廳、山東省教育廳、湖南省教育廳、廣東省教育廳、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云南省教育廳、陜西省教育廳獲省級優秀組織單位獎。
大賽旗幟交接儀式上,下屆大賽聯合主辦單位代表、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楊建科接過大賽旗幟。
決賽期間還舉辦了新文科實踐創新項目展。
全國180余所參賽高校的有關負責同志,近1200位參賽帶隊教師和選手,80余位專家評委代表,全國近10個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相關領導及有關負責同志;山東省、濟南市相關政府部門負責同志,媒體代表,山東大學相關職能部門和院系負責人及師生代表等1300余人參加活動。
2024年9月,山東大學面向全國發起首屆大學生新文科實踐創新大賽。大賽以“融創賦能,實踐致新”為主題,聚焦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設置文史哲、經管法、教育、藝術四個組別,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業、跨學段組隊開展實踐創新活動,旨在推動高校文科人才培養實質性“脫虛向實”,將人才“軟實力”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
(來源:山東大學 文/張瀟月 張鵬 圖/劉怡康 張云鵬)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