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聯盟成立儀式暨聯盟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南京大學舉行。江蘇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南京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出席活動并為聯盟成立揭牌。聯盟...
11月29日,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聯盟成立儀式暨聯盟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南京大學舉行。江蘇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南京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出席活動并為聯盟成立揭牌。聯盟在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省教育廳、省外辦的指導下,由南京大學等13所在蘇高校共同發起成立,旨在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化機制、創新方式、拓寬渠道,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貢獻江蘇高校力量。
張愛軍在講話中表示,聯盟的成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國際傳播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要回信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我省統籌發揮高校資源優勢,不斷提升國際傳播效能的積極探索。他希望各聯盟成員單位著力加強對外話語創新,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闡釋和對外宣介作為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的首要任務,積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要積極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積極貫徹總書記提出的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全球文明倡議等重要理念和主張,創造更多熔鑄古今、匯通中西的文化成果;要不斷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把握傳播規律、提升傳播效率,加強與省級媒體的協同合作,精心策劃和制作蘊含中國價值和中國精神、易于外國受眾理解接受的融媒體產品,鼓勵外籍專家學者、青年留學生等群體開展國際傳播,把中國故事傳播出去,也把世界故事介紹進來,更好促進相知相融相通。
譚鐵牛表示,南京大學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以“團結奮斗、爭先進位、坐言起行、應勢而動”的精氣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表率”,充分發揮在國際傳播領域的工作基礎與特色優勢,加強統籌謀劃、建設重點平臺、推進研究創新、打造品牌項目、匯聚多元合力,切實扛起“領頭雁”“排頭兵”的責任擔當。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對外傳播時常面臨“音調不夠高、音量不夠大、音色不夠美、音域不夠寬”的“卡嗓子”難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南京大學等13所高校發起成立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聯盟,將圍繞共享信息資源、拓寬傳播渠道、優化內容生產、推進學術研究、建設人才隊伍等方面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推動聯盟成形起勢、行穩致遠,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積極貢獻江蘇高校力量。
儀式上,南京審計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董必榮代表創始成員高校宣讀《江蘇高校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倡議》。南京大學等13所創始成員高校領導共同啟動聯盟重點項目。
據介紹,聯盟將推進組建江蘇高校國際傳播聯合研究院、打造高校國際傳播交流研討平臺、建立江蘇高校對外文化交流協作機制、建設江蘇高校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矩陣、評選發布高校國際傳播優秀案例、開展國際傳播實務培訓等六大重點項目。為更好推動聯盟運作,聯盟下設顧問委員會,首批聘任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院長于運全,新華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雙傳學,省廣播電視總臺黨委書記、臺長葛萊三位相關領域領導專家擔任顧問,為理事會提供決策咨詢。
聯盟秘書處(籌)代表各成員高校與新華日報社江蘇Now國際傳播中心、省廣電總臺我蘇國際傳播中心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根據協議,未來三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打造“高校—媒體”協同創新網絡,在信息資源、內容渠道、課題研究、人才隊伍、交流共建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