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第九年除夕夜留校了,來拍張照留個影!”1月21日下午5:00,南信大免費年夜飯開始供應前,學校中苑老食堂經理王武應記者的要求,站在了食堂餐桌旁擺好了POSE,微微笑彎了眼睛:“我戴著口罩哦,行...
“王叔,第九年除夕夜留校了,來拍張照留個影!”1月21日下午5:00,南信大免費年夜飯開始供應前,學校中苑老食堂經理王武應記者的要求,站在了食堂餐桌旁擺好了POSE,微微笑彎了眼睛:“我戴著口罩哦,行嗎?”
王武是個老南京,1999年揣著一身好廚藝來南信大工作,在后勤部門辛勤耕耘了23年。眼見著同學們對自己的稱呼從“王哥”變成了“王叔”,他依然樂呵呵的,“孩子們吃得滿意,這是我最開心的事情。”
連續九年的除夕夜,王武都是在學校食堂和學生們一起過的。“每年寒假,總有學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選擇留校。我們肯定要給學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讓他們即便不回家,也能在學校感受到家的溫暖。”
“除夕我們可以稍微遲一點到食堂,我今天是早上7點來的。平時6:30就要到了。”王武拉了拉自己筆挺的西服,“這是食堂經理的工作服,早中晚餐飲的管理、衛生我們都要負責,但忙不過來的時候,我們啥都干,幫忙打飯打菜,后廚掌勺,我都會。”
除夕夜前,王武提前和同事們一道,將食堂布置得紅紅火火。“第九年了,這對我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了。張燈結彩,紅紅火火才有過春節的氛圍嘛。”如果說食堂人員是一支“年夜飯進行時”的樂隊,王武就是控制好整支隊伍表演節奏的總指揮,他為除夕這一天做了詳細地安排。從早上七點開始,食堂各人員各就各位,食材初加工,清洗,切配,腌制同時進行。十點半開始供應中餐,一點結束稍作休整,三點半開始,要在五點前完成所有菜品。
“考慮到留校學生的構成,除夕夜我們的菜品安排主要以牛羊肉為主,還融入了各地的風味小吃,如鹽水鴨、熏魚等,讓同學們一目了然。”王武向記者提供了南信大免費年夜飯的菜單安排,蔥爆肥羊、東北鍋包肉、白灼大蝦等菜品,更加坐實了“最有溫度大學”的美名。
用餐期間,一位外國學生特意找到王武表揚了食堂的中國菜,她認為“這個中國年過得很有味道,能夠讓國際生和外教老師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的歷史文化,尤其是過年,這個百姓心目的最重要的節日,讓我也感到很高興。”
晚上8:30,王武正式下班,妻子和孩子早已在學校門口等候。“我們打算一起回父母家,陪他們看看春晚,嘮嘮家常。”王武在學校忙里忙外,家里的“忙年”的工作全部由家人來完成。“他們都已經習慣了。”王武說得習以為常,“在學校做得多了,回家就不想做了。我們家過年會按照南京習慣腌制些咸貨,然后做個老母雞火鍋,再給小朋友做點孩子愛吃的炸雞排。一家人能夠團聚,就已經是最大的幸福了。”
實習生 周宏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