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2022年度南京大學國際“云”科考與科研訓練項目“中俄歷史記憶與紅色精神的當代傳承”正式開幕。該項目由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文學院、歷史學院以及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社會學系、莫斯科市立...
6月27日下午,2022年度南京大學國際“云”科考與科研訓練項目“中俄歷史記憶與紅色精神的當代傳承”正式開幕。該項目由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文學院、歷史學院以及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社會學系、莫斯科市立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共同實施,共有來自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政府管理學院等七個學院的29位本科生,和來自濟南外國語學校的2位南京大學“飛越計劃”中學生營員參加。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一等秘書蔡暉、莫斯科“愛國者”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發展基金會主席Л.С.特羅伊尼科娃、圣彼得堡大學俄中社會、經濟、政治比較研究中心主任А.В.彼得羅夫等中外嘉賓線上出席了開幕式并致辭。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一等秘書蔡暉在致辭中回顧了中俄(蘇)友好交往的歷史,希望全體同學做中華文化的傳播者與中俄友好交流的踐行者。
莫斯科“愛國者”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發展基金會主席Л.С.特羅伊尼科娃,和圣彼得堡大學俄中社會、經濟、政治比較研究中心主任А.В.彼得羅夫強調了俄中兩國的紅色歷史記憶和人文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意義,期待兩國人民的友誼代代相傳。開幕式結束后,А.В.彼得羅夫教授還為全體項目成員作了題為“蘇聯時期中俄友好交往史”的講座,對中蘇(俄)兩國共同的歷史記憶進行了全面梳理與詮釋。
據了解,“中俄歷史記憶與紅色精神的當代傳承”國際“云”科考與科研訓練項目將持續兩周,旨在將思想教育融入文化教育、科學研究能力培養過程之中,通過梳理和研討中俄交流史上的紅色記憶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指導學生了解歷史,傳承友誼,培育奮斗意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項目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線上部分包括利用互聯網網絡資源、遠程教學、虛擬仿真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線上講座、交流、云觀摩活動;線下部分主要包括俄蘇文學經典研讀與相關講座,走訪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社會實踐基地,開展調查、采訪、研討等科考活動,探尋中俄交往中的紅色記憶。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