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七屆“心故事、心舞臺”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決賽舉行,六個由學生們自編自導自演的劇目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
用主人公的掙扎與醒悟,鼓勵同學們鐘愛不完美的自己;展示在愛情中理想與現實、浪漫與平淡的沖突,讓學生們更理解愛情……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七屆“心故事、心舞臺”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決賽舉行,六個由學生們自編自導自演的劇目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
該比賽由北航積極心理體驗中心主辦,北航大學生心理協會承辦,8年來已經誕生了80余部作品。為什么心理劇可以治愈人心?心理劇如何展現并解決當下青年學生的痛點?12月12日,北航積極心理體驗中心老師李衛華解讀了心理劇背后隱含的心理知識。
兩位女生傾情演繹心理情景劇。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六部心理劇搬上舞臺,再現學生日常生活場景
此次登上舞臺的六部作品分別為《心鎖》《為什么我這么孤單》《擇難》《玫瑰與面包》《當時間頂天立地》《被愛的標準》,12月10日晚7點準時開演,彼時,北航晨興音樂廳內座無虛席,跟隨舞臺上演員的生動表演學生們時而哄堂大笑、時而眉頭緊鎖,每個劇目表演完后,大家都熱烈鼓掌。這一場景每年冬天都會在北航的校園內上演,這些心理劇均取材于同學們身邊發生的事,以具象化和高度藝術化的方式展開。
演員們有的扮演自己的內心世界,講述自己的內心沖突;有的將物品“演活”,以第三視角審視他人……呈現當代大學生在自我認識、環境適應、生涯發展、時間管理、親密關系等方面上所遇到的共性問題,以及面對這些困境時內心的心理沖突、抉擇與頓悟。
在此次進入決賽的劇目中,《心鎖》展現主人公卷卷的掙扎與醒悟,鼓勵同學們卸下完美主義沉重的枷鎖,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什么我這么孤單》啟發同學們思考大學生活中獨立與自由的辯證統一;《玫瑰與面包》展示了在愛情中理想與現實、浪漫與平淡的沖突、解決與平衡問題;《被愛的標準》用生動詼諧的表演啟發同學們正視自己的美好,展示獨一無二的自己,愛與被愛沒有標準;《當時間頂天立地》啟發學生在“事事都要規劃好”與“到時候來得及”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中獲得一種屬于自己的獨特的“心理平衡”,傳達了一種“與時間和解”的生活態度;《擇難》則聚焦大學生“選擇困難”現象,對如何應對生活中的大小選擇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引導同學們勇敢地選擇,大膽地享受生活。最終,《被愛的標準》獲得了此次比賽的一等獎。
心理情景劇均講述大學生身邊的故事。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戲劇是生活的一種模擬體驗,將心理健康課搬到劇場,讓心理知識在戲劇中以直觀形象的方式進行傳播,比傳統的心理課堂更能深入人心,傳播效果更好。”李衛華介紹,自2016年開始,北航實施“校園心理劇”計劃,選派專職教師學習專業的心理劇、戲劇治療技術,將同學們身邊的心理困惑和心靈故事搬到舞臺上進行演繹。在今年秋季開學后,北航大學生心理協會便向全校公開招募參賽者,先后有百余名學生報名參與,通過培訓和劇本打磨,最終這六部作品成功“殺進”決賽。選擇困難、完美主義、感情與人際交往是每一代青年人都會面對的話題,李衛華發現,在將這些議題戲劇化搬上舞臺后,不論是參演者還是觀眾,都能夠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進行反思并有所啟發。
戲劇有助于撫平創傷,幫助觀眾自我思考與啟發
為何心理劇會起到療愈的作用?什么樣的戲劇可以被稱作心理劇?李衛華介紹,北航的心理情景劇準確來說叫做“心理舞臺劇”。用心理戲劇來進行心理方面的療愈早在上世紀便已誕生,它由奧地利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J.L.莫雷諾(Jacob
Levin Moreno)于1921年創立。
“有些創傷用講道理的方式講不明白,用心理劇的形式進行重演有助于撫平創傷。”李衛華介紹,戲劇治療也早被研究確認有撫平創傷的作用,通過戲劇的演出能促使人們進行自我反省與思考,“在戲劇的碰撞中,發現自己的自我潛能,發現人際交往的模式。”因此,北航心理舞臺劇的核心便是要有幫助心理成長的議題,傳播心理學知識,并給觀眾帶來啟發。
心理情景劇能夠引起觀眾共鳴,北航現場座無虛席。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李衛華用《心鎖》舉例,該劇用夸張的、近似荒誕的故事講述當下很多學生追求的“完美主義”,一方面演繹出主角享受完美主義的好處,也體驗到了完美主義帶來的生活上的不便與痛苦,最后他在沖突中有了改變的動機,察覺了完美主義并無必要,于是對生活做出了調整。這一戲劇將完美主義背后的動機和需求演繹了出來,意在告訴學生們完美主義是可以動態調整的,當發現自己永遠得不到滿足和自我接納,可以平衡自己的欲望,從完美主義中解脫出來。
而《擇難》這部劇也是李衛華印象深刻的作品,“學生們給我提供了平時選擇困難的故事,我建議大家聚焦演繹對愛情的選擇困難,層層剝繭,體現出背后的核心心理議題。”李衛華介紹,選擇困難其實折射出選擇者“什么都不愿失去”的問題,“選擇A是因為難以承受失去B的代價,會產生內耗,”該劇意在告訴學生要對人生負責,愿意承擔失去的后果,選擇就容易了。
李衛華表示,自2016年將心理劇搬上舞臺至今,教師團隊帶領學生先后創作并公演了校園心理劇80多部,多次獲得北京市心理情景劇比賽一等獎。目前已經成為了北航一項獨具風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品牌。不少學生也因為參演了作品而發生了很大改變,“我記得一個平時比較內向的學生通過創排和參演,找到了與人相處的方式,開始變得外向起來;也有的平時很焦慮的學生通過演繹自己的故事后開始放松下來……”
據介紹,北航一直將戲劇、繪畫、音樂、讀書融入到心理教育項目中,開發大量富有藝術感染力的積極心理體驗沙龍、課堂、比賽等活動,效果良好,深受同學們的歡迎和喜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