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典禮最后,歡快的《兔子舞》音樂響起,一群身穿兔子元素服飾健美操團隊學生踩著節拍,帶來活潑的“兔子舞”表演。
2月13日,北京160余萬中小學生、60余萬幼兒重返校園,迎來新學期。北京市十一學校一分校2200余名學生回到了久違的學校、看到想念的老師和同學。開學首日,該校師生一起聚在操場上,用一場簡單又熱烈的開學典禮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十一學校一分校策劃了簡單又熱烈的開學典禮。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現場抽取“幸運兒”、齊跳“兔子舞”,開學首日開心值拉滿
“祝你們心想事成、大有作為,愛你們”“希望今年大家的學業能如玉兔攀翠竹,扶搖直上,身體也像小兔子一樣,健健康康、蹦蹦跳跳”“孩子們,食堂叔叔阿姨非常想念你們,新學期食堂會為你們繼續準備健康美味的飯菜”……時隔3個多月再次回到校園,十一學校一分校教職工的祝福瞬間襲來。
“正在抽取樹苗守護者……哇……”開學典禮在驚喜抽獎環節時達到了高潮。這是該校校長劉艷萍在2023年“十事實辦”中提到的校園內引進新品種樹木,抽取的9名學生將獲得引進樹木新品種“冠名權”和“守護人”身份。同時,相關班級也會獲得一個微景觀。
記者了解到,今年該校引進的新品種為櫻桃、李子和無花果樹。該校團委書記田藝偉表示,希望學生們在新學期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在樹木的成長過程中感受生命的美好,在收獲之時感受分享的喜悅。開學典禮上還抽取了“校長有約”的9名學生,他們將和校長劉艷萍共進午餐。
開學典禮最后,歡快的《兔子舞》音樂響起,一群身穿兔子元素服飾的健美操社團的學生踩著節拍,帶來活潑的“兔子舞”表演。全校師生跟隨節拍也一起互動,寒冷的天氣里暖意洋洋。
十一學校一分校健美操社團的學生身穿“兔子服”,在舞臺上跳舞。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用滿滿儀式感做好學生“情感回歸”
闊別學校3個多月,如今回歸線下學習,學校做了哪些準備?記者了解到,開學第一課,學校各年級班級圍繞“如何更好地調整身心狀態,揮手告別難忘的居家學習,迎接充滿希望的嶄新學期,做好新學期新規劃”開展相關主題班會。
各年級各班圍繞新學期等話題召開班會,幫助學生適應線下學習。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攝
“首先是幫助孩子們先‘情感回歸’,跟孩子們聊聊校園中最想念的人、想吃的菜、想打卡的場所,增強孩子們對校園的親切感。”該校三年級年級主任關亞楠表示,學校設計了多種富有儀式感的環節,讓學生們有揚帆起航的準備。
與此同時,學校也通過一系列的課程設計,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學生“做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比如一些跨學科的課程設計,學生可以化身健康數據師,結合自己的體測數據、健康數據,分析自己的健康狀況,生成健康報告,做好規劃。”
同時,各學科都將精心設計開學第一課,通過引導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成長規劃,做好線上和線下的銜接。
關亞楠表示,新學期開始,線下課程資源也將不斷拓展,“鏈接更多的社會資源,比如恢復孩子們很喜歡的研學課程,通過家校社合作,一起助力孩子們的成長,最大限度地彌補因疫情缺失的成長機會。”
新學期開始,該校課后服務也同步開啟。除傳統技術、藝術、體育類課程外,學校還引進了動手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
體育要“安全第一、循序漸進”
新學期開始,體育課也回歸常態。
該校體育學科主任陳健介紹,為了讓孩子們順利適應校園鍛煉,學校將在第一課時對孩子們的身體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尤其是‘陽康’后身體情況,也會了解他們在開學前一兩周有沒有進行一些運動,身體反應是什么。”
針對摸底中不太具備運動條件的學生,陳健稱體育課將主要安排慢走、拉伸放松類的運動項目,“可以運動的,也會分階段開展。第一階段會安排15至20分鐘的技能練習,比如排球的兩人傳球、運球等,把運動強度控制在每分鐘心率120次左右。”
第二階段則是20至25分鐘的力量練習、身體素質練習、身體協調性練習,“主要幫助學生恢復肌肉關節和心肺功能,適應體育課的強度,心率控制在140次左右。”第三階段需要在上一階段的基礎上,提升運動強度;第四階段基本恢復正常運動強度。
陳健告訴記者,老師們上體育課時會多關注學生的身體反應和面部表情,及時根據學生身體情況調整運動內容,同時也會關注學生運動動作是否標準,保證學生的安全,“課下我們也跟班主任和家長多溝通,為后續計劃調整做準備。”
“四個階段,我們預計是1個月左右的時間。但還是按照安全第一、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急于求成。”陳健表示。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