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23日,已完成超23萬人次校內師生員工核酸采樣工作。
雙手消毒、取出棉簽、擦拭咽喉、拔掉棉簽尾部手接觸部位,將咽拭子標本放置于采樣管……在清華大學紫荊籃球場、在清芬園旁祖龍廣場、在聽濤西側廣場、在工會俱樂部,3.5萬余清華師生員工在園子里進行著幾乎已是日常的核酸檢測。
4月26日起,為響應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清華大學校醫院和學校各部門充分配合,開展了清華園區域內多輪全員核酸檢測工作。記者從清華大學了解到,一支由170多名校醫院醫護人員組成的核酸采樣隊伍,每日采樣人數超3.4萬人次,截至5月23日,已完成超23萬人次校內師生員工核酸采樣工作。
采樣工作人員面罩上的水霧。受訪者供圖
從“00后”到退休主任,校醫院172人入校值守
烈日下、紫色帳篷里全副武裝的“大白”,從窗口探出一只只攥著棉簽的手,他們的臉龐在水霧彌漫的防護面罩下視線模糊。這是一支由清華大學70名校醫院醫護人員組成的核酸采樣隊伍,負責承接3.5萬余在校師生的核酸采樣任務。
起初是居民區,4月26日至5月15日,校醫院負責雙清苑社區、荷清苑社區、藍旗營社區等8個核酸采集站采樣任務。醫院共100余位工作人員放棄假日休息,完成了超22萬人次的核酸采樣任務。
一開始,核酸采樣任務由70名醫護工作人員傾力保障。據悉,70人均為校醫院醫師、護士、管理及后勤服務人員,分為上午、下午兩班,每日7:50出發,下午18:00返回醫院,身著防護服連續工作9至10小時。
后來是校內,5月16日起,因校園封閉管理,第三方檢測人員無法進校,校醫院開始承接校園閉環內紫荊籃球場、祖龍廣場、聽濤西廣場、雙清公寓、金融學院、工會俱樂部等6個核酸采集站,紫清大廈和13號樓兩個健康觀察點,以及7個工地的核酸采樣任務。
5月16日起,由172人組成的校醫院首批基本醫療保障隊全部入校駐守,以滿足校園封控狀態下教職工和學生的就醫需求。人員隊伍中,從退休返聘的老主任,到剛畢業參加工作的“00后”,校醫院超過90%的黨員均在首批基本醫療保障隊伍中。
每日采樣工作結束,他們會召開復盤會,討論改進當天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和師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今天用的防護手套型號不太合適,采樣的時候經常容易碰到同學們的臉或者嘴”“最近天氣太熱,應該改善場地條件避免工作人員和排隊師生中暑”“同學們來做核酸常常趕在上、下午場最后的時間,要適當延長時間保障同學們做完”……
核酸采樣隊清點整理物資。受訪者供圖
高強度值班,已完成超23萬人次核酸采樣
“我正在給后面幾天的全員大篩查安排醫護人員,給他們排班我自己都覺得特別內疚。校醫院快60歲、眼看就要退休的老醫生,還有不知道多少位科主任都是自己上陣,親自去采樣。”清華大學校醫院醫務科主任張寶紅負責全院疫情工作總調度這樣說起采樣隊的高強度值班任務。
由于校園封閉管理,采樣工作隊伍后備人手不足的問題難以在短期內得到解決。校醫院護理部主任劉秀冬表示,校醫院醫護人員跟第三方的采樣員情況很不一樣,由于人員基數少,工作特點往往“一是全天,二是每天。”
據悉,每接到新的大規模篩查任務,管理人員根據各場地的承接能力、所處地段和人流高峰時段,提前安排各場的人員班次和人數,清點準備所需物資。每一采樣點安排了場地管理人員,不僅日常巡查采樣人員操作是否規范、處理突發情況,也在采樣時間結束后進行清理醫療垃圾等收尾工作,還負責核酸標本交接工作。一天下來,這一方小小的場地,場地管理人員能走上兩萬步。
另外,疫情封校后,標本轉運人員不準下車。而如果僅憑借標本管理護士提供數據、不對標本進行雙人核對,這樣的核酸檢測極可能出現信息錯誤。清華大學校醫院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核查策略,提出轉運人不交接、不下車,由負責場地管理的老師和標本管理護士共同確認交接,以確保核酸檢測的每一環節做到嚴謹規范。
在駐校之初,紫荊籃球場的核酸采樣點高溫問題嚴重,正午時太陽曝曬,缺乏有效的遮陰降溫工具。這一問題受到清華大學高度重視,具備防暑降溫功能的方艙迅速搭建起來,采樣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