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統計,門頭溝區共有5所學校和幼兒園需要分流安置,“將通過借址或遷址確保開學。”
“要全力做好開學準備工作,各學校要緊盯節點倒排工期,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及時消除風險隱患。要做好校園服務保障,及時回應師生關切,幫助師生解決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以萬全準備確保如期安全開學。”近日,在北京市門頭溝區教育系統召開的汛后重建及開學準備工作部署會上,區教委主任曹彥彥對開學工作提出了要求。
9月1日,北京全市中小學生將迎來新學年。目前,門頭溝區內學校情況如何?有無校舍受損?針對公眾普遍關心開學保障等問題,門頭溝區教委回復新京報稱,截至8月10日,全區中小學生24690名,全部平安;同時,為確保學生順利回歸校園,各項工作也已開展。
區內94所學校及幼兒園房屋安全評估已全部完成
洪災過后,校舍安全備受關注。
門頭溝區教委表示,經統計,此次洪災受災單位有91家(含直屬單位),占教育系統的96.8%。其中,91家校舍漏雨滲水約74000平方米,校園過水面積約43000平方米,12家單位院墻倒塌約2500延米,12家單位地下空間被淹約1200平方米,12家單位地面塌陷約9700平方米,67家單位設備設施受損約2萬臺(個或件)。
如何確保校舍安全?門頭溝區進行了“一樓一鑒定”精密排查。“由市教委專門成立門頭溝工作組,帶隊實地查看學校受災情況,區住建委組織24名技術人員組成專業團隊,完成了區內94所學校及幼兒園房屋安全評估工作。區規自分局勘查具有安全隱患的校舍,區發改委積極申報學校異址重建項目。”門頭溝區教委表示。
為確保9月1日開學,區教委從125個項目中梳理出急需解決事項臺賬27項,包含15個圍墻、10個防撞樁、2個校門,倒排工期抓進度,掛圖作戰保質量,爭分奪秒搶工期,力爭在2個月內完成項目25個。針對操場、漏雨、滲水、局部塌陷等問題,在保證安全、保障教育教學需要的基礎上,分階段逐步解決。
此外,門頭溝將所有申報救災搶險經費的點位都逐一現場查驗并保留圖片證據,緊盯重點部位,對重點區域和重點部位精準發力、靶向施策,堅決守住師生平安健康的底線。
分流學生已確定安置方案,盡力確保學生就近上學
9月1日,全區中小學生能否順利回歸校園?新京報記者獲悉,經統計,門頭溝區共有5所學校和幼兒園需要分流安置,“將通過借址或遷址確保開學。”
其中,黑山小學學生將借址到京師實驗中學安置,第七幼兒園學生遷址到新建幼兒園安置;京師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大、中、小班幼兒分別借址安置到京師實驗小學、育園小學附屬園西園、一幼龍山分園;大臺中心小學學生及附屬園幼兒借址安置到王平中心小學及附屬園。
記者了解到,為了方便學生和家長,區教委在協調分流學校時格外注意新學校與原學校的距離。如,第七幼兒園學生距離新建幼兒園僅隔350米,黑山小學距離借址的京師實驗中學距離515米。距離原學校較遠的王平中心小學及附屬園,區教委則協調可以安排學生住宿。
“相關學校目前正逐一和家長做好溝通解釋工作,確保百姓滿意。”門頭溝區教委表示,目前該區沒有安置在外區的學生。
針對軍莊安置人員,核查發現在本區就讀的中小學生共39人、幼兒園學齡兒童10人,目前距離軍莊安置點約300米的軍莊中學、軍莊小學及其附屬幼兒園均可提供充足學位,滿足被安置學生(幼兒)的入學需求,我們將結合學生實際,逐一對接,確保開學一個不能少。
開學第一課的安排也正在進行中。區教委表示,計劃以親子互動班會的形式舉辦開學典禮;挖掘抗洪救災中仁愛之師的先進事跡,舉辦特殊教師節,講好師德思政課;繼續做好暑假教師實訓,精心教研備好各學科的開學第一課,通過跨學科項目式學習,讓師生把洪災與抗災轉化為特殊的教育教學資源,引導教師理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深刻意義,引導學生結合洪災的深刻體驗,立志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此外,門頭溝區還建立了心理健康輔導站牽頭,心理健康教師、班主任組成的共計732人的心理健康突擊隊,將通過團隊輔導、一對一咨詢、面對面咨詢、家訪等方式對全區所有教職員工及家長、部分受災安置居民等做好心理疏導,樹立積極信念,開展災后心靈重建。
災后重建和教育教學“兩手抓”
災后重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記者了解到,門頭溝區教委已制定計劃,堅持災后重建和教育教學“兩手抓”。
針對遷建的黑山小學,區教委解釋稱,黑山小學位于北城地區,洪災引發教學樓前大面積地面塌陷,學校地處7平方公里采空區,不能原址重建。原北城黑山小學服務片區可在龍泉小學、京師實驗小學就近入學。按照國土部門的鑒定,與黑山小學同在7平方公里采空區內的東辛房小學在本次洪災中被沖垮圍墻、淹沒操場,雖暫未出現大面積塌陷,但仍需積極申請遷址重建,做好風險防范。
與此同時,門頭溝區教委將實施“柴扉”計劃和“綠色屋頂”計劃,結合生態涵養區的功能定位,改造校園圍墻和屋頂,打造綠色校園,讓其成為學生跨學科綜合學習的“綠黑板”和校園文化的打卡地。
此外,還將實施“安全島”計劃,將學校升級改造為所在社區的應急避難中心,具備災民避難、物資空投、醫療救護、救災指揮、救援部隊駐扎等功能。門頭溝區教委表示,目前,該計劃正在申請專家論證,并計劃申報學校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實驗區。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