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業大學“鐘山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旨在圍繞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任務,聚焦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為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搭建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論壇已連續成功舉辦八屆,已成為學校引進...
一、論壇簡介
南京農業大學“鐘山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旨在圍繞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任務,聚焦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為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搭建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論壇已連續成功舉辦八屆,已成為學校引進高層次人才的重要渠道。
2025年6月,學校將舉辦第九屆“鐘山國際青年學者論壇”,更加誠摯地邀請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感受南農、了解南農,圍繞學術前沿、探討學科熱點,促進交流與合作。
二、論壇學科領域
優勢學科領域:大農學類(作物學、園藝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水產學、草學等);理工類(生物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風景園林學、農業工程、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人文社科類(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社會學、法學、歷史學等)等領域。
前沿交叉領域:重點圍繞生物育種與糧食安全、營養環境與人類健康、綠色農業與美麗鄉村、資產管理與鄉村治理等前沿交叉領域,具體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生物育種、表型組學、人工智能、生物信息、智慧農業、作物免疫、根際生態、合成生物學、綠色農藥、生物傳感器技術、食品營養與健康、低碳養殖、固碳減排與農業碳中和、環境健康、環境新材料與新污染物、耕地健康、中醫藥與園藝康養、自然資源管理與區域評估、農業大數據、數字人文等。
三、邀請范圍
1.海外高校、科研機構擔任助理教授及以上職務人員(年齡不限)。
2.海內外高校博士畢業生,年齡一般35周歲以下。
3.海內外高?;蜓芯克┦亢?,年齡一般40周歲以下。
四、論壇安排
1.時間:2025年6月中旬。
2.舉辦形式:本屆論壇以“主論壇+分論壇”的形式開展。
(1)主論壇。學校主論壇由學校承辦,設置學校引才政策介紹、特邀專家學術報告、交流互動等環節,依托視頻會議平臺進行同步直播。
(2)學院分論壇。分論壇由學院承辦,設置學院介紹、學科推介、學術交流、人才洽談等形式。
(3)前沿交叉分論壇。本次論壇特別鼓勵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優秀青年學者積極參與,通過前沿交叉研究分論壇,重點進行交叉學科領域的交流和洽談。
(4)引進洽談。有意向的優秀青年學者,論壇期間即可簽訂人才引進意向性協議;學校為高層次引進人才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科研和生活條件。
五、報名方式
本次論壇報名截止日期:2025年5月31日,有意者請認真填寫報名表(見附件)。請直接發送報名表至njrcb@njau.edu.cn(郵件主題寫明意向學院+姓名+青年學者論壇+高校人才網)。請有意向的青年學者積極報名,密切關注南京農業大學網站(http://www.njau.edu.cn/和http://zsforum.njau.edu.cn)和南京農業大學人才辦微信公眾號(NJAU-RCB)。
南京農業大學人才辦聯系人:劉老師
聯系電話:+86-25-84399039;18652999049
聯系郵箱:njrcb@njau.edu.cn
六、參會支持
受邀參加主論壇和分論壇的青年學者,學校承擔論壇期間食宿費用,并提供一定額度的差旅補貼(國內不超過5000元人名幣,海外學者不超過15000元人名幣)。
七、引才保障措施
論壇引進青年人才將納入事業編制,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年薪,提供學校人才公寓一套或一次性安家費。獲聘教授職務的青年人才除享受學校教授薪酬,額外享受校內高層次人才津貼。
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的青年人才,學校提供優厚的薪酬和充足的科研啟動經費,按照學校相關政策協助安排配偶工作。
提供充足的實驗和辦公空間,按照學校相關政策單列博、碩士研究生招生指標。
子女可選擇在南京農業大學幼兒園、南京農業大學實驗小學、以及南京市江北新區中小學和幼兒園接受優質教育。
業績特別優秀者,屬于學科緊缺人才者,在學科領域做出重要的學術貢獻者,學校還會在上述條件基礎上予以配套保障,一人一策。
如未達到高層次人才引進條件的青年人才可推薦申請南京農業大學鐘山青年研究員崗位并享受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科研平臺支持。原則上,入選鐘山青年研究員崗位的青年人才由各學院及所在團隊提供科研經費保障,確保青年人才能夠快速融入團隊,高效開展科研、教學工作。
八、學校簡介
南京農業大學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師范學堂農學博物科和1914年私立金陵大學農科。學校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目前擁有衛崗校區、濱江校區、浦口校區、白馬教學科研基地和滁州科教創新園等多個校區和教學科研基地,總面積9000多畝。
九、我們的優勢:
學科優勢。學校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在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農林經濟管理4個學科獲評A+,公共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園藝學3個學科獲評A類。在第五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取得了優異成績。有10個學科進入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環境生態學、生物與生物化學、工程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社會科學總論、臨床醫學、地球科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等1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科學、環境生態學3個學科進入1‰,其中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科學進入前1?,躋身世界頂尖學科行列。
平臺優勢。學校建有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肉品質量控制與新資源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農林生物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大豆生物育種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國家信息農業工程技術中心、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國家有機類肥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村土地資源利用與整治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綠色農藥創制與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116個國家及部省級科研平臺?!笆濉币詠?,到位科研經費100億元,獲得國家及部省級科技成果獎200余項,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12項。
團隊優勢。學校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4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優秀教師、模范教師、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8人,入選國家各類人才工程和人才計劃200余人次,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國家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等國家和省部級教學科研團隊30余個。
國際合作優勢。建有“中美食品安全與質量聯合研究中心”、“中國-肯尼亞作物分子生物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等多個國際合作平臺。擁有12個教育部“111計劃”學科國際引智基地,居全國高校前列,與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康奈爾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比利時根特大學、新西蘭梅西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保持深度合作。
校內政策支持。學校以人才強校戰略為引領,遵循人才成長規律,設有“鐘山學者計劃”,著力培養一批杰出人才、領軍學者、學術骨干、優秀青年教師,持續、快速推進學校核心競爭力提升?!扮娚綄W者計劃”分設特聘教授、首席教授、學術骨干、學術新秀四個層次的崗位,為人才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學校設有人才事務顧問,提供“一站式”管理服務。優化的人才引進入職流程,明晰的聘期目標,暢通的晉升通道,多元化的學術交流平臺,為青年人才提供專業、悉心、周到的4S服務和指導。
地方政策支持。學校協助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申報海外優青和各類江蘇省和南京市的人才支持計劃,其中:
江蘇省“雙創計劃”:雙創團隊:三年內給予總共800萬元、500萬元、300萬元的人才經費資助;雙創博士:兩年內給予總共15萬元的創新創業資金。
南京市紫金山英才:入選南京市“紫金山英才計劃”相關人才項目,可獲額外安家補貼和項目經費。申領“紫金山英才卡”:可享受醫療綠色通道、城市通勤、金牌家政服務、機場高鐵貴賓服務等8項便利服務;享受子女入學保障。
十、學院聯系方式
學院 | 院長姓名 | 聯系郵箱 |
農學院 | 劉裕強 | yql@njau.edu.cn |
植物保護學院 | 張正光 | zhgzhang@njau.edu.cn |
園藝學院 | 陳素梅 | chensm@njau.edu.cn |
動物醫學院 | 平繼輝 | Jihui.ping@njau.edu.cn |
動物科技學院 | 毛勝勇 | maoshengyong@njau.edu.cn |
草業學院 | 張煒 | wzhang@njau.edu.cn |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 張瑞福 | rfzhang@njau.edu.cn |
生命科學學院 | 蔣建東 | Jiang_jjd@njau.edu.cn |
理學院 | 章維華 | zhwh@njau.edu.cn |
食品科技學院 | 李春保 | chunbao.li@njau.edu.cn |
工學院 | 肖茂華 | xiaomaohua@njau.edu.cn |
信息管理學院 | 張兆同 | zzt5576@njau.edu.cn |
人工智能學院 | 陸明洲 | lmz@njau.edu.cn |
經濟管理學院 | 徐志剛 | zgxu@njau.edu.cn |
公共管理學院 | 馮淑怡 | shuyifeng@njau.edu.cn |
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 | 盧勇 | luyong@njau.edu.cn |
外國語學院 | 裴正薇 | wei@njau.edu.cn |
金融學院 | 張龍耀 | zhangly@njau.edu.cn |
前沿交叉研究院 | 竇道龍 | ddou@njau.edu.cn |
附件下載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