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是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單位,是我國最早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全院現有教職工200余人,其中正高級教職工60余人,副高級教職工70余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
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是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單位,是我國最早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全院現有教職工200余人,其中正高級教職工60余人,副高級教職工70余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農業資源與環境評議組秘書長、國家973項目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青年專家等。有20多位教授任職國際學術組織、國際學術期刊編委,9名教授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科學家榜單,6名教授入選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擁有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農業部和江蘇省科研創新團隊等近10個。更多詳情,請登錄學院網站查看https://re.njau.edu.cn。
未來,學院將繼續服務國家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戰略,聚焦農業和農村源的生態環境問題,以農學-生態-環境學科交叉融合為特色,盡早建設成為處于國際生態環境學科領域學術前沿、國內一流的研究型學院?,F面向海內外發布杰出人才及高層次人才崗位(副教授及以上),鐘山青年研究員崗位(博士后)招聘信息,竭誠歡迎各方賢才前來應聘。
●招聘對象●
(一)杰出人才崗位
(1)崗位要求:海外高校、科研機構擔任PI,國內高校科研機構擔任教授職務;在所在學科領域已經具備了較高的知名度和學術影響力,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或主持國家重大專項或在某學科領域做出突出的學術貢獻;年齡一般不超過55周歲。
(2)相關待遇:基礎年薪80-120萬,安排住房一套,提供充足的科研啟動經費(自科500-1000萬元),解決配偶工作,子女可在南京農業大學幼兒園、南京農業大學實驗小學接受優質教育。特別優秀者在上述條件基礎上一人一策。
(3)應聘方式:有意者請將簡歷發送至:zhyb2024@njau.edu.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姓名。
(二)高層次人才崗位
(1)崗位要求:海內外高?;蚩蒲袡C構博士畢業生,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海內外高?;蚩蒲袡C構博士后,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學術業績達到國內外知名高?;蜓芯克苯淌冢ǜ毖芯繂T)相應的水平。
(2)相關待遇:納入事業編制,聘為教授或副教授,薪酬優厚(教授享受額外6萬元/年人才津貼),安排人才住房一套,提供充足的科研啟動經費,子女可在南京農業大學幼兒園、南京農業大學實驗小學接受優質教育。業績特別優秀者,屬于學科緊缺人才者、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項目或在某學科領域做出重要的學術貢獻者,學校還會在上述條件基礎上予以配套保障,一人一策。
(3)應聘方式:有意者請將簡歷發送至:zhyb2024@njau.edu.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姓名。
(三)鐘山青年研究員崗位
(1)崗位要求:已獲海內外高校或科研機構博士學位,具有較好的科研發展潛力,自然科學領域一般不超過35周歲,獲得博士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申請人在站時間應符合中國博士后管理相關要求。
(2)相關待遇:聘期內鐘山青年研究員年薪不少于23萬元,業績優秀人員年薪在25萬元以上。在崗期間可申請“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國家專項博士后引才計劃項目、江蘇省“卓越博士后資助計劃”或其他博士后專項人才項目,在保持學校待遇基礎上全額享受相關博士后專項計劃的資助疊加,項目資助期內年薪可達65萬元及以上。
享受學校在職教職工的福利待遇,學校依法為鐘山青年研究員辦理社保和住房公積金等待遇,子女可在南京農業大學幼兒園、南京農業大學實驗小學接受優質教育。學院、平臺、中心提供相應的配套支持條件,具體資助強度根據簽訂的聘用合同執行。
(3)應聘方式:登錄“南京農業大學網上招聘系統”(招聘系統網址:http://zp.njau.edu.cn/hr/sys/zpglxt/extranet/index.do#/home),填報個人信息并提交相關附件。
除鐘山青年研究員崗位之外,我院還招聘普通博士后和項目博士后,可直接與合作導師聯系。
●部分崗位明細●
(一)杰出人才、高層次人才(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老師(15295583133)、沈老師(17625937481)
聯系地址: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電子郵箱:zhyb2024@njau.edu.cn
辦公電話:025-84395210
本招聘公告本年度有效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