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不結球白菜(小白菜)品種改良崗位品種展示與交流會”在連云港市召開。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等直轄市、省和自治區的48名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和...
近日,“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不結球白菜(小白菜)品種改良崗位品種展示與交流會”在連云港市召開。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等直轄市、省和自治區的48名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和學者參加了活動。
記者了解到,針對不結球白菜生產中春季品種缺乏、易抽薹問題,崗位科學家李英教授團隊在江蘇香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個基地進行了不結球白菜春季品種比較試驗。本次品種比較試驗,是南京農業大學白菜系統生物學實驗室在耐寒性、耐熱性篩選的基礎上,對 ‘黃玫瑰’,‘綠美鳳002’,‘紫秀麗006’,‘SI×084’,‘SI×寒矮白’等9份材料進行相關試驗,以期篩選出栽培適應性更廣泛,更易于商品化的優良組合。
座談會上,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李英教授做了“不結球白菜種質創新與新品種選育”的報告。她談到白菜原產于我國,其特點是耐寒,因此在白菜的周年供應中耐熱和春季耐抽薹種質的選育尤其重要。
專家們針對定向篩選優良蔬菜資源難等“卡脖子”技術問題開展了深入交流。浙江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員周國治表示,在育種工作中,不要“科研育種”而要“市場育種”,要根據市場的呼聲確定育種目標,確保育種工作的前瞻性和可行性。
專家們一致認為,未來的工作中必需協同合作,綜合運用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綠色低碳等關鍵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積極建立適應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技術組織模式和資源配置方式,不斷增強農業產業的內生動力,共同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南京農業大學侯喜林教授做了“高壓電場低溫等離子體誘變技術在園藝作物種質創制中的應用——以中國白菜為例”的學術報告,他強調,新時代中國農業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解決全人類的“生存、健康、環境”問題。
本次活動由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不結球白菜品種改良崗位和南京農業大學主辦,連云港市農業科學院和江蘇香河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通訊員 胡春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赟
校對 王菲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