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華南理工大學在南京市金陵中學舉辦了2023年本科招生宣講會。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教育改革個案試點、“雙一流”建設高校,華南理工大學連續第三年在江蘇高考提前批次招錄中采取“631”綜合評價...
4月7日,華南理工大學在南京市金陵中學舉辦了2023年本科招生宣講會。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教育改革個案試點、“雙一流”建設高校,華南理工大學連續第三年在江蘇高考提前批次招錄中采取“631”綜合評價招生錄取方式,今年計劃在江蘇招收68人,比2022年增加8人。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章熙春作招生宣講
當天,華南理工大學為江蘇考生帶來了報考政策的“大禮包”。最引人注意的是,學校面向江蘇學子,在提前批采取了“631”綜合評價招生錄取方式,即根據學生的高考成績(占60%)、學校考核成績(占30%)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占10%)進行綜合評價排名,擇優錄取。
華南理工大學采用“631”綜合評價招生錄取的專業均為當前最熱門、最前沿的交叉學科專業,包括機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分子科學與工程共8個新工科專業。這些專業全部設在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該校區采用“在地國際化”的辦學新范式,獲批全國唯一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教育改革個案試點,是國內首個中西合璧的街區式國際化校區。
向金陵中學頒授“優質生源基地”
由于“631”綜合評價錄取批次為提前批,沒被錄取的江蘇考生依然可以在普通批次中再次報考華南理工大學,因此相當于多了一次入讀“雙一流”高校的機會。
記者了解到,今年華南理工大學采用“631”綜合評價方式進行錄取的專業,全部設置在該校廣州國際校區。這一校區由教育部、廣東省、廣州市、華南理工大學四方共建,是全國唯一教育部參與簽約共建的校區,是全國唯一全是新工科學院的校區,也是國內首個中西合璧的街區式國際化校區。廣州國際校區采用“在地國際化”的辦學新范式,獲批全國唯一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教育改革個案試點。
據悉,江蘇省是我國經濟大省、教育大省,歷來是華南理工大學的重要生源地以及畢業生就業或深造的重要選擇地。近3年,華南理工大學在江蘇省實際本科招生人數持續增加,總數為336人。根據統計,近3年,華南理工大學共有江蘇籍本碩博畢業生453人,其中在粵就業的占比39.51%,返蘇就業占比23.18%。
華南理工大學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廣州,自1952年組建時就位列中國“四大工學院”之一,是 “985” 工程、“211” 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位列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200 強,并和東南大學、哈工大、西北工大、天津大學等9所高校組成了中國卓越大學聯盟。華南理工大學素有“企業家的搖籃”“工程師的搖籃”“新能源汽車界黃埔軍校”等美譽,學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華工模式”近年來也得到不少好評。
通訊員 華軒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赟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