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運輸中,火車載貨卸貨后需要進駐編組站解掛與重組,這期間需要對火車進行減速。剎車調速裝置一般安裝在編組站的鋼軌邊側,通過滑動油缸帽頭與車輪接觸,從而實現對溜放車輛的減速。就是這不起眼的小...
鐵路運輸中,火車載貨卸貨后需要進駐編組站解掛與重組,這期間需要對火車進行減速。剎車調速裝置一般安裝在編組站的鋼軌邊側,通過滑動油缸帽頭與車輪接觸,從而實現對溜放車輛的減速。就是這不起眼的小裝置,成為影響鐵路貨運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環。
這種起到重要作用的剎車調速裝置,就是我們在鐵軌兩側經常能看到的一串串小小的“蘑菇頭”。它雖然能對火車的速度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但需要人員一個一個檢測,才能判斷它是否需要維修,工作量很大。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供電工程學院的陳濤,與他的“速控科技團隊”一道,對這串小小的“蘑菇頭”進行了改良,利用智能化手段改造剎車調速裝置,為鐵路貨運安全注入科技力量。
“我是在一次參觀的過程中,對減速頂產生興趣的。”陳濤告訴記者,當時,車站工作人員告訴他,“蘑菇頭”的專業名稱叫減速頂,從事減速頂檢修的工種需要高速鐵道工程技術專業背景,而這恰恰與陳濤所學專業相吻合,。
車站人員熱情地告訴他,減速頂雖然能對駝峰溜放車輛的速度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但它需要人員一個一個檢測,才能判斷它是否需要維修,工作量很大。如果對減速頂檢修不及時,將對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帶來隱患。
一個疑問立刻涌上陳濤的心頭:現在互聯網如此發達,難道不能將其應用到減速頂,通過后臺實時監控它嗎?
帶著困惑,陳濤通過市場調研了解到,目前僅僅鐵路行業,就安裝運用各類減速頂達100多萬臺,但是針對各類車重車速工況,尚未有企業能夠生產出實現無級調控臨界速度的智能化減速頂產品。
“當時正在讀大一,想想大學也就短短3年,我想在有限的時間里做些與專業相關的事情。”陳濤說。在大學里面,陳濤遇到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快,他們成立“速控科技團隊”,團隊共有6名核心成員,均是南鐵院在讀學生。
通過查閱資料、走訪現場,詢問老師,陳濤了解到利用高性能磁流變液,可以通過調節動力粘度,進而輸出實時自適應“剎車制動力”,使列車智能減速。
在形成研發的初步想法后,團隊同學開始動手實際操作。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和指導老師的幫助下,歷經兩年上百次的失敗,第一代磁流變智能減速頂終于研制成功。“我們的產品可實現駝峰調車全工況條件下的全自動實時調節,通過產品實時自我反饋,全天24小時自檢,真正做到了低人工、全自動,為‘鐵路貨運、安全優質’保駕護航。”陳濤說。
在一代產品的基礎上,團隊成員又對裝置的供能系統進行優化,利用光伏互補備用電源系統,全天24小時不間斷能源供應保障防止突發事件誘發事故,保障鐵路全天候安全工作能源環境。
他們將研制出的基于智能材料的多級調速的減速頂及系統放在鐵路編組站進行測試,取得圓滿成功。產品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強,并且得到了眾多試用企業的高度評價。
在不斷努力下,團隊已經于今年5月成立公司,已申請專利5項,并得到了南京東站的技術支持,與蕪湖東站等單位達成投資意向。在2022年互聯網+大賽中,“速控科技”團隊沖突重圍,將代表學校參加省賽決賽。
陳濤說,團隊還將繼續努力,不斷改進產品,以專業的服務、過硬的技術為鐵路建設與發展貢獻力量。
實習生 梁心瑤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王菲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