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創建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專家、兩院院士吳階平先生為學校首任校長。
首都醫科大學創建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專家、兩院院士吳階平先生為學校首任校長。
學校校本部設有11個學院、1個研究中心;現有23所臨床醫學院(其中21所是附屬醫院)。學校還設有41個臨床專科學院、專科學系,40個臨床診療與研究中心。學校和附屬醫院現有教師8394人,其中有院士7人;教授1210人,副教授2022人;博士生導師1509人,碩士生導師1880人。
學校學科力量雄厚。有15個學科進入ESI學科全球前1%,其中,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進入ESI學科前1‰,免疫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進入ESI學科前3‰,社會科學總論、精神病學與心理學、微生物學進入全球前5‰。學校現有8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93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含中醫);14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培育)學科;4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6個北京市二級重點學科,1個北京市重點交叉學科,1個北京地區高等學校學科群。學校目前有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項目6個;7個國家級和10個市級特色專業;4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13個國家級和11個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校有7個國家醫學中心、6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2個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工信部實驗室、1個國家藥監局實驗室、3個北京實驗室、17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個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10個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按照二級、三級學科統計,有5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7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具有所有醫學及醫學相關學科的碩士、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有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學校本專科專業齊全,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094人,其中研究生7948人,本科生7485人,高專高職生255人,留學生406人,成教生2103人。學校培養醫學與醫學相關學科的學術型和應用型人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一直秉持“扶傷濟世,敬德修業”的校訓,經過60余年的發展建設,首都醫科大學正穩步走在建設國際一流的研究型醫科大學的道路上。
2025年招生關注點
1.持續優化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為了滿足社會對拔尖創新醫學人才的需求,學校從2021年開始招收臨床醫學專業(階平班)和口腔醫學專業(階平班),畢業時達到臨床醫學專業學術學位博士水平的高層次醫學專門人才(PhD)。2025年學校進一步加強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臨床醫學專業(階平班)和口腔醫學專業(階平班)招生,與牛津大學合作培養卓越醫學科學家,學生在完成本科課程后,擇優前往牛津大學深造,再返回首醫學習,可申請兩校的博士學位。
2.智能醫學工程專業繼續招生。首醫的智能醫學工程專業是2024年新增的招生專業,2025年繼續招生。旨在培養以醫學實際需求為牽引、以智能技術為手段,推動醫療健康行業智能化發展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本專業依托醫學人工智能、生物醫學信號檢測等核心研究方向,聚焦多模態數據融合、知識圖譜構建、智能感知設備等技術在重大疾病診療與健康管理中的應用,構建“基礎理論—技術方法—臨床轉化”三層次知識體系,強調從臨床需求出發,培養學生將前沿技術轉化為醫療解決方案的系統性思維與工程能力。
3.專業齊全,層次多,特色明顯。學校設置的長學制專業有臨床醫學、兒科學和口腔醫學;本科專業有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口腔醫學、兒科學、預防醫學、精神醫學、藥學、臨床藥學、中醫學、中藥學、護理學、生物醫學工程、假肢矯形工程、智能醫學工程、康復治療學、康復物理治療、康復作業治療、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公共事業管理(衛生管理)、法學(衛生法學)、醫學實驗技術、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衛生信息管理)、眼視光醫學、衛生檢驗與檢疫、助產學27個;高職(專科)教育設有臨床醫學、護理2個專業。所有專業均為醫學及醫學相關專業。
實行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
首醫的選考科目要求
2025年我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
物理+化學(均須選考):臨床醫學(階平班)、口腔醫學(階平班)、臨床醫學(“5+3”一體化)、兒科學(“5+3”一體化)、口腔醫學(“5+3”一體化)、臨床醫學、兒科學、精神醫學、眼視光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中醫學、中藥學、臨床藥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聽力與言語康復學、智能醫學工程、康復物理治療、康復作業治療、醫學實驗技術、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衛生檢驗與檢疫。
物理(必須選考):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衛生信息管理)。
化學(必須選考):護理學、助產學。
不限選考科目:公共事業管理(衛生管理)、法學(衛生法學)。
具體招生專業名稱及對應選考科目要求,以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給考生公布的目錄為準。
首都醫科大學錄取政策
我校在招生錄取過程中將根據生源的具體情況確定錄取提檔比例,按照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調閱比例原則上不超過公布招生計劃的120%。按照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
對于高考成績達到同批次學校錄取控制分數線并符合我校各項調檔要求的考生,按照其高考實考分和專業志愿為錄取依據,采取分數優先的方法確定專業,不設專業級差,分數相同則優先錄取志愿在前者,分數志愿均相同且專業計劃余額不足時,將依次比較數學、語文、外語、選考三科總成績,對單科成績高者進行錄取。
錄取時往屆生與應屆生一視同仁。
學校優質特色專業
臨床醫學、兒科學、口腔醫學“5+3”一體化專業,實行“5+3”一體化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完成5年本科學習并考核合格后,可進入專業學位研究生階段培養,并同時進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序列。
培養目標是具有較廣博的人文社科知識、較寬厚的相關自然科學基礎、較扎實的基礎醫學理論、較系統的臨床醫學知識和一定的預防醫學知識、較強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掌握臨床科研的基本方法、達到臨床/口腔/兒科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水平的高層次臨床醫學專門人才。畢業時獲得六個證書,本科畢業證、醫學學士學位證、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證書、執業醫師證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證書。
2025年本科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
往年具體錄取分數查詢方式:登陸首都醫科大學招生信息網站
,點擊“歷年分數查詢”,可以查詢到我校近年來在各省份各專業的錄取分數。
2025年學校招生專業有哪些變化?
1.臨床醫學專業(階平班)繼續招生。
2.口腔醫學專業(階平班)招生,口腔醫學五年制今年不招生。
3.兩個隔年招生的專業,聽力與言語康復專業招生,假肢矯形工程專業今年不招生。
4.醫學實驗技術專業招生。
5.北京“雙培計劃”高精尖項目不招生,只保留生物醫學工程(雙培)。
報考首醫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1.對于報考我校“雙培計劃”“外培計劃”專業的考生,具體要求詳見《首都醫科大學2025年高水平交叉人才培養“雙培計劃”“外培計劃”報考須知》。“外培計劃”要求外語單科成績預防醫學專業不得低于125分、護理學專業不得低于100分。
2.體檢標準執行國家相關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從醫學人才培養和就業的特殊要求考慮,從對考生負責、維護考生利益的原則出發,再次強調對考生身體狀況的特殊要求,并作補充說明。錄取規則和體檢要求以《首都醫科大學2025年本科、高職(專科)招生章程》發布為準,詳情可登錄學校本科生招生網(https://zhsh.ccmu.edu.cn)查看。
3.護理學和助產學專業的要求:護理學和助產學專業招收女生和有專業志愿的男生,若男生未報考護理學和助產學專業,不予調劑;鑒于護理和助產行業的特殊性,對報考護理學和助產學專業的考生要適當考慮身高,身高不低于1.55米。
4.北京郊區定向生的要求:在北京地區招收本科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專業郊區定向班,在本科提前批錄取,面向定向單位所在區戶籍的考生,不能跨區報考,只錄取第一志愿報考我校且有專業志愿的考生。教學過程在順義校區(燕京醫學院)進行。錄取后考生必須在學校規定的時間內與定向單位簽訂“定向就業協議”,方可辦理新生入學手續。考生畢業后由定向單位安排就業。
5.北京急救中心定向生的要求:在北京地區招收的本科臨床醫學專業(北京急救中心定向),在本科提前批錄取,面向北京市戶籍的考生,只錄取第一志愿報考我校且有專業志愿的考生,教學過程在順義校區(燕京醫學院)進行。錄取后考生必須在學校規定的時間內與定向單位簽訂“定向就業協議”,方可辦理新生入學手續。考生畢業后在定向單位就業。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