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節蟲是一種春夏季節在野外聚集生存的昆蟲,相信很多在城市里居住的人都非常陌生。但近年來,南京市老山林場的竹節蟲搖身一變成為一張老山的名片,曾經一度沖上了“熱搜”。
竹節蟲是一種春夏季節在野外聚集生存的昆蟲,相信很多在城市里居住的人都非常陌生。但近年來,南京市老山林場的竹節蟲搖身一變成為一張老山的名片,曾經一度沖上了“熱搜”。
網友們針對老山的竹節蟲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種是竹節蟲“愛好者”,千里迢迢從外地前來老山,追尋竹節蟲的蹤跡,甚至想帶回家作為寵物養;另一種罹患竹節蟲“恐懼癥”,對竹節蟲感到非常害怕,覺得他們有害環境或是傷害人類,不想再見到它們的身影……
與此同時,據中部林管區工作人員介紹,近兩年,很多進山市民反映竹節蟲較多,擔心對人或生態有危害。對此,林場也咨詢市、區林業部門,并積極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但網上對竹節蟲的討論依舊熱烈。
網上的激烈討論引起了南京林業大學林草學院、水土保持學院森林保護專業師生們的注意。從事昆蟲研究的研究生第十黨支部書記鄭俊超,對網絡上的言論十分在意,他召集黨支部成員,并和教師支部書記談家金進行了匯報。從那以后,森林保護系的師生們有了一個共同的愿望:幫助老山的竹節蟲“破圈”,幫助老山的管理人員“破局”。
7月中旬的南京,艷陽高照、天氣炎熱,但前往老山吳家大洼等“網紅”路線打卡的游人熱度依舊不減。森林保護系的師生們帶來了竹節蟲的科普手冊及展板,并進行了介紹和講解。游客們對竹節蟲提出了許多疑問,例如:它咬人嗎?它有毒嗎?它有天敵嗎?師生們耐心解答了關于竹節蟲的點點滴滴,打消游客們的顧慮和恐懼。師生們用專業知識告訴大家,竹節蟲作為自然界的偽裝大師,具有一定的科教和觀賞意義;它們屬于植食性昆蟲,并且食量很小,對人類和植物無法產生傷害;它們沒有毒腺、不分泌有毒物質、也不是任何人類已知疾病的傳播媒介。
老山林場林防辦、中部林管區的工作人員們也一并來到了活動的現場,在聽了專業講解后,工作人員表示:“南京林業大學的專業科普讓民眾更多了解到了竹節蟲的奧秘,也更能讓大家感受到老山生物多樣性的魅力,進而將恐懼轉化為接納!”
“竹節蟲的聚集是生態美好的象征”,前來參與科普講解的南京林業大學林草學院、水土保持學院森林保護系教師黨支部副書記、副教授趙銀娟說:“網上很多人建議用藥物治理竹節蟲,但據我了解,老山還棲息著中華虎鳳蝶、螢火蟲等珍稀物種,大量使用藥物會對生態造成巨大的破壞,螢火蟲翩翩飛舞的老山童話王國將不復存在。”
活動結束后,師生們將展板留在了吳家大洼,供前來的游客駐足觀看。鄭俊超對這次活動非常滿意,他說:“這次活動讓我深刻理解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讓公眾對待森林生物從恐懼擔憂到和平共處,讓我們從事森林保護研究的意義變得具象化了?!?/p>
通訊員 梁子瑜 尹申申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石偉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