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崔烘昌
在濟南的教育版圖中,山東省濟鋼高級中學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的育人實踐,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自建校以來,這所備受矚目的學校始終秉持“敦品勵學,明志篤行”的校訓,通過多元化的課程設置、個性化的成長支持和豐富的實踐活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搭建了廣闊的平臺,成為學生青春歲月中溫暖而堅實的港灣。
即將高二的朱子燁同學回憶起第一次走進濟鋼高中的校園時,就被那種現代與自然交融的美感震撼了。綠樹成蔭的步道、現代化的教學樓與花園式的景觀布局相得益彰,尤其是格物書院那整面墻的落地窗,陽光灑在書架上,成為他記憶中難以磨滅的畫面。這種對校園環境的第一印象,也成為許多濟鋼學子選擇這里的重要理由。
濟鋼高中的格物書院是學生們的精神寄托。朱子燁每天晚飯后都會來到這里,在靠窗的位置讀半小時書,等晚自習鈴響再回教室。書院內部分為閱覽區、研討區和電子查閱區,既有適合獨自沉思的角落,也有便于小組討論的圓桌,這種“動靜皆宜”的設計,暗合了學?!白灾鲗W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教育理念。現代化的教學設施更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有力支持?;瘜W實驗室的“數字化實驗臺”和物理實驗室的力學模擬系統,讓抽象的科學知識變得觸手可及,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的探索熱情。
濟鋼高中的生活空間也充滿了人文關懷。校園內散布的朗讀亭和唱歌機成為學生釋放壓力的“解壓神器”,而食堂前的“大滑梯”則承載著學生們的歡樂記憶。高二的劉子墨說道:“高一的時候每次吃完飯,都會從大滑梯上滑下來,下來那一瞬間會忘記所有壓力和煩惱?!睂W校的雙校區布局更是別具匠心。興隆校區以生態園林為主,本校則以完善的硬件設施為特色。這種“各美其美”的校區設計,既滿足了不同階段學生的需求,也讓校園生活充滿了新鮮感。
校園里的每一處景觀都在無聲地傳遞著教育理念。教學樓走廊里懸掛的學生原創藝術作品、圖書館外墻上鐫刻的名人名言,甚至連花壇里的植物都標注著學名和習性,這些細節構成了濟鋼高中的“隱形課程”。從濟鋼高中步入武漢大學的2024屆畢業生馮慧雨同學說:“校園里的每一株樹、每一塊石碑都在訴說著故事,這種浸潤式的環境讓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成為一種生活方式?!?/p>
濟鋼高中的“和美課堂”充滿活力與溫度。朱子燁描述數學課的情景時說:“老師會拋出一個實際問題,比如設計校園花壇的最優方案,然后讓我們分組討論。有一次我們組的方案被采納了,那種成就感比解出一道難題還強烈?!边@種項目式學習讓抽象的知識有了現實意義,也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馮慧雨特別提到語文老師的“創意早讀”:“每天早讀前,老師會讓我們分享一首詩或一段感悟,那種分享讓清晨的教室充滿了詩意,也讓我們學會了用文字表達情感?!边@種將學科教育與生命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正是濟鋼高中課堂的魅力所在。
濟鋼高中的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成長的守護者。朱子燁回憶說:“有一次參加拉拉操比賽,有個同學把演出服忘在教室了,班主任沒有責備,而是立刻安排兩名同學回去取,還特意買了水給大家,說‘失誤也是成長的一部分’?!边@種處理方式讓學生們感受到的不僅是解決問題的智慧,更是被理解的溫暖。劉子墨則對班主任的“陪伴式管理”印象深刻:“升入高二后,班主任總是早讀提前十分鐘到教室,幫我們開空調、準備早讀材料。有一次她感冒了還堅持來,聲音沙啞卻依然認真領讀,那一刻我們都特別感動?!边@種以身作則的陪伴,比任何說教都更有力量。
濟鋼高中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成長支持。學校為每位學生建立了“成長檔案”,并根據學生的選科組合和興趣愛好,提供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學校的“導師制”更是讓個性化教育落到了實處。朱子燁介紹說:“每個老師負責幾名學生,定期進行一對一談話。我的導師不僅關心我的學習,還會問我周末怎么安排,有沒有遇到煩心事。有一次我考試失利情緒低落,導師帶我去操場散步,跟我講他當年的挫折故事,那種平等的交流讓我很快走出了陰霾?!?/p>
在濟鋼高中,優秀不是單一的模樣,而是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學校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科競賽、藝體活動和社會實踐平臺,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多元發展中發現自己的潛能。
學校的學科競賽氛圍濃厚,不僅有常規的數理化競賽,還有英語單詞大賽、歷史劇創作比賽等。學校通過組織各類學科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例如,語文出題比賽讓學生深入研究高考題型,提升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能力;物理競賽則通過與高校實驗室合作,讓學生提前接觸前沿科學研究,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探究精神。
藝術與體育活動也是濟鋼高中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每年舉辦運動會、戲劇節、藝術展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風采的舞臺。運動會的集體舞表演、戲劇節的校園劇演出等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藝術表現力,還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通過這些活動,學校成功地將藝術與體育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讓學生在多元化的環境中全面發展。
社會實踐是濟鋼高中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學校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社區志愿服務、企業參觀、研學旅行等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接觸社會,拓寬視野。例如,到高校參加研學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前沿學術研究與創新實踐,深刻理解知識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社區志愿服務則讓學生用所學知識服務社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生不僅增長了見識,還學會了如何將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和社會參與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懵懂少年到志存高遠
濟鋼高中通過各種活動,為學生播下夢想的種子。高一的“放飛夢想”活動讓學生將大學目標具象化,激勵學生為之努力;學校還定期邀請校友回校分享,讓夢想變得觸手可及。馮慧雨同學在“放飛夢想”活動中寫下的“武漢大學”目標,最終在三年后實現。
濟鋼高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抗壓能力。學校通過“心理活動月”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學生們通過參加“壓力管理”工作坊,學會了用正念呼吸法緩解焦慮。學校還通過班級活動和同學之間的互相鼓勵,幫助學生在挫折中成長。
濟鋼高中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教師們通過思維導圖、康奈爾筆記法等方法,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霸跐摳咧?,我最大的收獲不是知識的堆砌,而是學會了如何學習?!边@是學生們說的最多的感觸。
當夕陽為濟鋼高中的教學樓鍍上金邊,校園內的燈光次第亮起,自習室里是專注的身影,操場上是奔跑的少年——這幅充滿生命力的畫面,正是濟鋼高中教育理念的最佳詮釋。在這里,學生們用親身經歷證明:好的教育,是讓每個生命都能被看見、被尊重、被激發;是讓校園成為夢想起航的港灣,更是成長路上溫暖的陪伴。正如馮慧雨同學在文章中所寫:“群山在呼喚,我必須出發?!倍鴿摳咧校褪悄莻€讓學生擁有出發勇氣和能力的地方。
濟鋼高中校長桑勝旺表示:濟鋼高中將繼續堅守教育初心,以和美為筆,以智慧為墨,為每一位學生的成長描繪出絢麗多彩的畫卷,為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