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四月天,家校共育啟新篇。濟南高新區正豐中學以家長開放月為紐帶,將“黨建融·三引導”教育理念浸潤于實踐沃土,主導開展了各類活動,其中家長課堂給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七年級4班...
春和景明四月天,家校共育啟新篇。濟南高新區正豐中學以家長開放月為紐帶,將“黨建融·三引導”教育理念浸潤于實踐沃土,主導開展了各類活動,其中家長課堂給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七年級4班王詩涵的媽媽給全班同學帶來了一節傳統手作勞動課程——手作青團。她生動地講解了青團的“前世今生”,讓同學們對傳統食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隨后展示了預拌粉、餡料等材料,并揭秘“隱藏款”奧利奧奶酪餡的獲取方式:“誰能說出有關青團或者清明的知識”話音未落,小手如林,“清明果!”“艾粿!”“清明時節雨紛紛——”搶答聲此起彼伏,食堂瞬間沸騰。
在制作環節,王詩涵媽媽首先示范了制作步驟:開水燙面、揉團成碧玉、包餡收口……孩子們目不轉睛,生怕漏掉細節。輪到動手時,場面熱鬧而有序:小組內分工明確,有人負責分面團,有人專司包餡;排隊接熱水的隊伍宛如一條小龍,無人推搡,只有互相提醒“小心燙”。
“看我包的青團像不像?”“我的餡料要溢出來啦!”歡笑聲中,學校領導老師們也積極加入了進來,和同學們一起分享甜蜜的味道,“校長限定款”青團剛上桌就被同學們一搶而空。更令人動容的是,許多孩子特意將青團裝入小盒:“帶回去給家人嘗嘗!”這份分享的心意,讓勞動成果有了更深的溫度。
擔任全天候“校園攝影師”的劉梓萱媽媽,用鏡頭定格了無數動人瞬間。班級群里實時更新的影像日記,讓未能到場的家長透過屏幕觸摸教育的溫度。
“倡議家長們都到學校參與本次活動,孩子們還是很盼望家長來的。這一天還是很有意義的!”劉梓萱媽媽在留言中如是寫道。
人間四月芳菲盡,正豐教育暖意濃。家長開放月讓“家校協同”從理念走向行動,真正實現了“1+1>2”的育人效果。教育最美的模樣,是家校并肩同行的身影;成長最暖的瞬間,是親子共同見證的喜悅。希望在這個最美的四月天,一起相聚正豐校園,感受教育的溫度和力量。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